郭长福,是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威远镇一位小有名气的“粉匠”。二十年前,他拎着粉罐走乡串户上门给乡亲们“下粉条”(意为制作粉条),二十年后的今天,他的“长福粉条厂”已颇具规模。而且,仅三年时间,“林川长福”这一品牌就已声名远扬,郭长福更是成为带动林川乡昝扎村村民走向富裕生活、过上好日子的领路人。
“他做的粉条真的特别好吃,经常有人从大老远赶来买,最近还接了上海的大订单,这会儿正忙着呢。”听着林川乡乡长席金莲花的夸赞,记者探究“长福粉条”的心就更加迫切了。
前不久,记者来到互助县林川乡昝扎村长福粉条厂,一进院子,就闻到一股麻辣粉的味道。郭长福的妻子刘萍刚煮好一锅喷香的粉条,热情地招呼大家:“来来来,快屋里坐,尝一尝刚煮好的粉条。”
这韭叶粉吃着辣中带麻,很有嚼劲,嚼着嚼着便有土豆的味道在口中弥漫,果然名不虚传。
院子里,流动烘干机停止作业,一根根透白的粉条整齐地悬挂着,几位村民正在打包那批发往上海的粉条,切割、捆扎、包膜、装袋……每个动作都如行云流水般顺畅。
在郭长福的带领下,记者走进操作间,只见里面各样设备一应俱全,郭长福神情专注地介绍:“一根粉条的制成,总共需要120多道工序呢。”
“我们采用本地的土豆淀粉,先将干淀粉浸潮6小时,待其醒发后与老芡混合,接着抽真空下粉条,经过92度高温,再到恒温,而后过凉,这一过程总共15秒,之后再冷冻、去冰,最后烘干,冷冻的时候还得控制温度,不能一下子就降到最低温……”
在介绍时,郭长福特意强调他的粉条是“老芡粉条”,这在全互助县乃至全省都是少有的,这种工艺做出的粉条口感好、不易断。
郭长福感慨地说:“老芡粉条的制作是传统的手工工序,就如同和面一样,水温、面温、软硬都需要用手去感受,机器替代不了。”
这两年,厂里虽然引进了不少现代化操作设备,还请了很多工人,但“下粉条”的人只能是他自己。再看看他那双因长期劳作而发红的手,不难看出他对粉条品质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
妻子刘萍说:“这三年他都把心思花在了粉条质量上,产量有些跟不上,有些买家要订火锅粉条,我们都拒绝了。”
郭长福回应:“只要质量好,销路慢慢来。”一句话,道出了郭长福多年来坚持粉条技艺的初心。
为了让粉条厂发展得更加顺利,郭长福也请了几位工人,想让他们学习和传承“老芡粉条”的手艺,然而这项“磨人”的手艺总找不到合适的“主人”。于是,郭长福既是亲自下粉的“粉匠”,也是自找销路的“郭老板”。
席金莲花由衷地说:“多亏了长福两口子踏实肯干,才盘活了这个厂子。”
原来,这里以前是昝扎村村民的药材加工厂,原本计划通过厂子带动脱贫户谋一条致富出路。后来,因非粮化整治,厂房闲置下来。整整四年,厂房没有收益,脱贫户的就业也没了着落,村干部们很着急。
2021年的夏天,昝扎村党支部书记毛彩文和郭长福的一次交谈,为这座沉寂的厂房带来了生机与希望。
毛彩文回忆道:“他有手艺却没地方施展,我们这儿有厂房却没手艺人,要是能让厂子运转起来,至少能为村里的脱贫户提供个岗位。”
自那以后,郭长福承包了厂房,盘活了厂区,让这里重新焕发生机。就在第二年,他还在昝扎村流转了13.33余公顷土地种植土豆,每年能带动30多位村民务工,长期工就有6人,每年支付的人工工资高达100多万元。
村民王宗莲自粉条厂开业就来这儿打工,至今已经三年了。她说:“我从家到厂里不到十分钟,按天给工资,一天120元,在这儿干活,既能照顾家,又有不错的收入,我可满足了。”
毛彩文没想到,原本只是想盘活厂子,带动一下脱贫户就业,如今就业人数这么多,还带动了村民发展起了“土豆经济”。
毛彩文说:“我把家里的0.26公顷地流转给长福种,也是一份收益。受他的影响,村民这两年种土豆的积极性也高涨起来,种土豆的村民多了起来,只要市场行情好,就能增收不少。”
席金莲花欣慰地对记者说:“现在长福粉条出名了,联农带农作用也越发明显了。”
郭长福只是腼腆地笑笑,妻子则打趣道:“实话,他的心思全在粉条上啦。”
郭长福回应道:“这几年,多亏了农业部门推荐我们参加各类展会,销路才慢慢扩大了。而且,有了现代化设备,产量也提高了,但不管怎么变,粉条的质量不会变,这关系到千万人对我们互助粉条的信任和口碑。”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说着笑着,欢声笑语在院落里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