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世友
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有助于建立与乡村建设相适应的生产体系和生产方式,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提供坚实的基础。
新质生产力促进和美乡村建设的作用表现
新质生产力作为推动乡村发展的动力,不仅包含传统生产要素,更融合了创新、技术、信息和管理等现代要素。一是有助于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乡村新质生产力需要不断注入创新思维和科技元素,由此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还可以优化资源配置。在创新驱动过程中,新质生产力能够持续产生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方式,通过技术升级和管理革新不断释放生产潜力。二是有助于保持可持续性。新质生产力在追求高效产出的同时,强调注重生态保护和资源的可循环利用,从而符合绿色发展理念。这种持续性是在保障环境不被破坏的前提下,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三是有助于构建互联互通。新质生产力的涌现促进了信息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强化了乡村与城市、生产与销售之间的联系,提升了整个生产系统的透明度和响应速度。通过构建线上交易平台和物流配送网络,有助于拓宽农产品销售市场,同时加强乡村与外界的交流与合作。四是有助于协同发展。新质生产力强化了乡村内部以及乡村与外部多方面的联动效应,以此可打通产业链上下游,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整个产业体系的协同性和抗风险能力。这种协同不仅仅是生产环节的合作,更涉及到资本、人力资源等多方面的共享和交流,能够激发乡村活力,促进社会资本的有效介入和利用。可见,新质生产力不仅是推动农业和乡村现代化的重要动力,也是实现乡村美丽化、产业化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新质生产力赋能和美乡村建设的内在逻辑
乡村振兴是我国当前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新质生产力可为和美乡村建设提供强大的动力和支撑。新质生产力以其独特的特性和作用,在激发乡村发展新动能、促进乡村产业升级、增强乡村社区凝聚力和优化乡村治理模式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同时,在乡村建设中,新质生产力的转化和提升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其赋能和美乡村建设的内在机制涵盖多方面。
新质生产力激发乡村发展新动能。一是增强科技创新驱动。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科技创新,而科技创新正是激发乡村发展新动能的核心力量。先进的农业技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应用,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使乡村经济焕发出新的活力。例如,精准农业技术的运用,实现了对土地、水资源的精确利用,减少了浪费,提高了产出。二是扩大人才资源汇聚。新质生产力吸引大量的科技人才、管理人才和创新人才回归乡村或投身乡村建设。这些人才带来新的理念、知识和技能,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推动了乡村经济的创新发展。他们在乡村创业、就业,带动了乡村产业多元化和转型升级。三是促进新兴产业崛起。新质生产力催生了一系列新兴产业,如乡村旅游、生态农业、农村电商等。这些新兴产业打破了传统乡村经济的局限,拓宽了乡村发展路径,为乡村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潜力。
新质生产力促进乡村产业升级。一是加大产业融合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了农业与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形成了更加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通过产业融合,乡村产业实现了附加值的提升,增强了市场竞争力。例如,农业与加工业的融合,提高了农产品的加工深度和附加值;农业与服务业的融合,丰富了乡村旅游等服务业态。二是促进生产智能化转型。新质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智能化转型,使农业生产更加精准、高效、可持续。智能农机、物联网技术等的应用,实现了农业生产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提高了农业生产质量和效益。三是增强绿色发展导向。新质生产力强调绿色、可持续发展,推动了乡村产业向绿色、环保方向转型。通过采用绿色生产技术、发展绿色产业,乡村产业实现了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既满足了经济发展的需求,又保护了乡村生态环境。
新质生产力增强乡村社区凝聚力。一是明确了共同发展目标。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为乡村社区提供了共同的发展目标,使村民们能够凝聚在一起,为实现乡村振兴而共同努力。大家在共同追求经济发展、生活改善的过程中,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信任和团结。二是增强了合作意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村民之间的合作与协作,这促使村民们的合作意识不断提升。通过合作,村民们能够更好地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共同应对发展中的挑战。三是加大了文化传承与创新。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也为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契机。在发展过程中,乡村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同时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不断创新和发展,增强了乡村社区的文化凝聚力。
新质生产力优化乡村治理模式。一是引进数字化治理手段。新质生产力带来了数字化治理手段的应用,如电子政务、智慧乡村平台等。这些数字化工具提高了乡村治理的效率和透明度,使村民能够更加便捷地参与乡村治理,增强了村民对乡村治理的满意度和认同感。二是形成多元主体参与。新质生产力促进多元主体参与乡村治理,形成了政府、企业、社会组织、村民等多方共同参与的治理格局。这种多元主体参与的治理模式,更加符合乡村发展的实际需求,能够更好地解决乡村治理中的各种问题。三是创新基层治理理念。新质生产力推动了乡村治理理念的创新,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民主参与、协同治理等理念的落实。通过创新治理理念,乡村治理更加贴近村民的需求,更加注重村民的主体地位,提高了乡村治理的质量和水平。
〔作者:魏世友,博士,硕士生导师,青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基金项目:青海师范大学校级中青年科研基金项目“青海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经验与启示研究”(2024QSK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