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首页 / 青海要闻

设立21家直营店 姜国龙:让青海老酸奶香飘全国

来源:西海都市报     发布时间:2024-12-23     作者:郭红霞

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中之重。2024年,39岁的姜国龙带领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200多户农户,将家乡的土特产青海传统老酸奶卖到了全国各地。

黄南新闻网讯   

开了21家直营店

12月16日,对姜国龙来说是一个好日子。这一天,位于西宁市南小街宁信院门口的三江韵西宁店开业。也是在这一天,三江韵乳酸菌新品上线。

姜国龙是大通县景阳镇岗冲村人。2011年,27岁的姜国龙每天早早从大通县出发,到西宁售卖酸奶。后来,他又辗转跑到青海湖周边售卖水果和酸奶,并和同村的马文龙在青海湖旅游线上打开了酸奶销路,团队也渐渐壮大。

2017年,姜国龙一行人决定回到大通创业,成立大通三江韵乳制品营销专业合作社,开始发展传统老酸奶产业。虽然这条创业路走得不容易,但他们得到了大通县市场监管、就业、农牧等政府部门的帮助。三江韵老酸奶的销路渐渐打开,订单接踵而至。从那时起,姜国龙有了一个目标:把青海手工老酸奶销售到全国各地,让全国人民都品尝到青海特色美食。

这个梦想,姜国龙已经实现了一大半。2021年4月,青海三江韵乳业有限公司在大通县塔尔镇注册成立。截至2024年12月,全国各地设立的直营店已达21家,省内直营配送1200多家商户,公司日处理鲜牛奶可达12吨,日生产酸奶约20万瓶,年销售收入达1500多万元。

200多户农户增收

订单不断增加、销量不断上涨,姜国龙的团队也在不断壮大,从最初的3人发展至60多人。“我们的奶源来自塔尔镇、桦林乡、斜沟乡、城关镇、良教乡、景阳镇等乡镇的200多户农户。”姜国龙说,这几年,酸奶生意越做越大,公司拥有约1000平方米的生产厂房,吸纳的劳动力也越来越多。

2022年,青海三江韵乳业有限公司被大通县认定为帮扶车间。截至2024年12月,公司以收购牛奶带动农户增收的同时,带动周边农户就业人数达60余人,其中,建档立卡户为12户,人均工资每月4000元左右。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精准务实培育乡村产业。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深化“一书一单一承诺”,落实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扎实推进乡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农牧民增收促进、防止返贫就业攻坚等行动,加快建设牦牛、藏羊、青稞、油菜、枸杞、藜麦等优势产业集群,做优做精冬虫夏草、黄菇、蕨麻、中藏药材等特色产业,创新培育“美丽乡村+”农业、文化、旅游等新业态,实施好村集体经济“强村”工程,多形式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提升消费帮扶助农、直播电商助农行动实效,打造200个乡村产业示范村,不断拓宽增收致富渠道,让广大农牧民腰包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红火。

姜国龙说,自挂上“帮扶车间”的牌子后,他深知肩上的责任,看着一个个脱贫户在青海三江韵乳业有限公司有了稳定的工作,鼓足了钱包,他也是满满的自豪。

希望带动更多农户增收

为了让在外打拼的青海人能随时吃到家乡的味道,也为了让全国各地更多消费者品尝到来自高原的美味,姜国龙带着青海乳品勇闯全国市场,同时增加了线上销售,扩大了青海老酸奶品牌影响力。

手摇酸奶、拉丝酸奶、咖啡酸奶等等,公司在创新产品的同时还推出三江韵纯牛奶,以独特的口感赢得了消费者喜爱。姜国龙说,作为一家新兴企业,公司充分发挥地方特色,把青海传统老酸奶推向全国,让更多人了解并喜爱源自高原的美食佳品,努力让青海乳品成为大美青海的一张金名片。

青海三江韵乳业有限公司的“大通传统老酸奶制作技艺”被认定为西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姜国龙因在传统老酸奶制作技艺方面的突出贡献,被评为大通县级传统老酸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今年5月,姜国龙被大通县授予乡村振兴带头人荣誉称号,青海三江韵乳业有限公司被认定为西宁市农牧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科技型企业、市级非遗工坊等。

对于即将到来的2025年,姜国龙有很多期待。他说,新的一年,公司计划修建新的生产车间,购置全新生产设备,以提高产品产量,还打算再开设10家直营店,扩大市场覆盖面,提高三江韵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同时持续发挥帮扶车间作用,带动更多周边奶农和农户就业增收,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