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首页 / 青海要闻

小工坊托起共富梦——走近“新农人”系列报道之三

来源:西宁晚报     发布时间:2024-12-23     作者:李晓娟

黄南新闻网讯   隆冬时节,正是高原最慵懒的时候,万物进入休养生息的阶段,然而,有些故事却在这个时节开启新篇,有些希望开始在隆冬长出新芽。

在西宁市城东区林家崖街道,东城·共富工坊林家崖旗舰店的揭牌,让林家崖村变得异常热闹。

什么叫共富工坊?共富工坊里面有什么?如何通过共富工坊实现人人富裕?今天,晚报记者带您走进林家崖街道的东城·共富工坊。

一个福禄寿桃实现从“富小家”到“富大家”

走进东城·共富工坊林家崖旗舰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古色古香的前台档口,工坊里的首席面点师马兰秀正和她的几个搭档前后忙碌着。档口前,摆放着各种热气腾腾的青海传统面点,焜锅馍馍、花卷、狗浇尿饼子、千层饼……其中,最吸引人的,当属色泽鲜丽、形象生动的区级非遗产品——“福禄寿桃”。这是马兰秀的代表作,也是共富工坊里的头号招牌。

今年54岁的马兰秀,自幼得到母亲和奶奶传授的面点手艺真传,前些年,马兰秀靠着祖传的面点手艺养活了大大小小一大家子人,这几年,家庭条件改善了,马兰秀原本也准备关起店门退休了,可就在今年5月,林家崖街道党工委在入户走访中发现了马兰秀突出的面点手艺,想要把她招纳进共富工坊,马兰秀想要退休的愿望也因此被搁置。

6月,马兰秀的馍馍铺被街道党工委正式授牌成为“东城·共富工坊林家崖地区培教点”,马兰秀陆续开始招收徒弟,给附近有就业需求的妇女手把手“传道授业”。7月,马兰秀的得意之作——“寿桃”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正式以“福禄寿桃”的名称被列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此后,马兰秀在街道和村的引导下,便一直在为共富工坊的开业做准备,直到11月底,共富工坊正式挂牌,她也从一个个体户变成了上班族。

一间小门面让集体经济实现从单一向多元的转变

东城·共富工坊林家崖旗舰店现如今正在使用的铺面原本是村上的一处闲置资产,多年间一直在堆放杂物当库房,今年以来,林家崖街道党工委积极争取市区级项目资金数十万元,将这里从里到外全新装潢,变成了如今集加工区、现场展示区、销售区、品鉴区及直播区为一体的共富工坊。

看似小小的铺面,承载着林家崖村集体经济实现多元转变的希望。“我们立足林家崖村的妇女群众有制作传统面点美食的经验和手艺这个特点实际,以制作销售非遗面点——‘福禄寿桃’、青海老月饼、千层饼等产品为主,辐射带动村内粽子、甜醅、酸奶等传统美食加工产销一体协同发展。”林家崖街道党工委书记沙文娟表示,街道作出在林家崖村设立共富工坊这个决定的背后,饱含着意义。

林家崖村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行政村,村民于2013年因征地拆迁从现今北山美丽园所在地搬迁到了现在的林安家园小区,搬迁后,大家的生活实现了由村民到居民的大跨越,但是没有了赖以生存的耕地,大多数村民只能凭借一技之长开始谋生。从那时起,很多村民利用拆迁资金外出开小吃店、饭馆、小超市等。据统计,全村现在的700余户村民中,仅开店自主经营食品加工零售的就有七八十户,且多以面点、面食制作加工为主。

在这个背景下,村上的集体经济仅有较为单一的商铺出租和物业收入两种。“我们成立了自己的物业公司,收到物业费后,入账村集体经济,目前共有6300平方米的村集体商铺出租,每年集体经济收入240多万元。”说到村集体经济收入,村委会主任马成功表示,自2020年以来,村委会每年都会将村集体经济收入的70%用于全体村民分红。

多年过去,林家崖村的村集体经济虽然看起来总收入不少,但平均分到每个村民手上的并不多,集体经济发展一直存在后续乏力、二元单一等短板,这也一直是让村“两委”一筹莫展的“心头病”。

要想把村民得到的分红变得更多,首先就要想办法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2024年,城东区委党建工作创新机制,让东城·共富工坊在城东遍地开花,也正好契合了林家崖村的这一目标,为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开辟了更多可能性。

一项机制让村民收入节节攀升

走进林安家园小区,小区主干道两边加工经营售卖青海传统美食的商铺鳞次栉比,醪糟、酸奶、酿皮、甜醅……各色各样的美食,是村民对家乡最深刻的舌尖记忆,更是他们赖以生存的一技之长。

记者了解到,这些小店铺不仅在村上生根发芽,更是将源头批发的触角绵延遍布在下南关早市、新千国际广场等地,敏锐捕捉到了这一机遇的林家崖街道党工委,带着村“两委”干部,严审资质、整合资源、集合人员,让他们正式入驻东城·共富工坊这个“大盘子”中。

“我们前期走访了很多村民开的美食店,经过层层筛选,最终决定将4家商铺纳入到第一批共富品牌运营销售序列,加入工坊后,一方面可以解决他们订单量不饱和或经营范围不广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不断往村集体经济的大池子里蓄水赋能,让村民的分红更多,腰包更鼓。”沙文娟说,今年7月,在街道党工委的指导下,林家崖村注册了青海农丰商贸有限公司和“河湟邻佳”品牌商标,截至目前,累计营业已超过15万元,带动就业40人。

“后期线上订单开通后,我们还需要更多的打包快递、物流配送等人手,到时候会再增加一些招聘岗位,村上闲置劳动力的问题会得到进一步解决。眼下,街道帮我们跑来了第一笔单位食堂的长期供货合同,其他几家商超和酒店供货协议也正在洽谈中,这样下来,共富工坊年收入预计至少能有30万元。”刚上任的大学生村党支部书记陈明善眼神中充满着对未来无限的希冀与信心。

让陈明善觉得未来可期的还有“党建引领——支部建在工坊上”的这一工作机制。工坊的日常营销由马成功负责,还有一名党员营销官和党员面点师,一个工坊支部由此建立。除此之外,每天还有党员监督员轮流值班,全村51名党员都因为工坊的存在而有了获得感和责任感。

何为共富?人人富才叫共富。这不仅是林家崖村所有村民的期望,更是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东城·共富工坊林家崖旗舰店的落地,让林家崖村焕发了新生,实现了村集体经济从有到优、由弱到强的突破。让我们共同期待春暖花开时,再次见证东城·共富工坊的成长和绽放。

[责任编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