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首页 / 青海要闻

青海省实现绿化规模和质量“双提升”

来源:西海都市报     发布时间:2024-12-25     作者:李延绯

黄南新闻网讯    12月23日下午,记者从“懂青海、爱青海、兴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专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2年以来,全省累计完成国土绿化1530.22万亩,防沙治沙面积403.64万亩。林草综合植被盖度达60%以上,蓝绿空间占比超过70%,实现绿化规模、质量“双提升”,厚植了绿色家底。

近年来,全省各级林草部门推进国家公园建设高质量发展,编制完成《青海省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现代化建设总体规划(2023—2035年)》《青海省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方案》,出台《青海省贯彻落实推进国家公园建设若干财政政策的实施意见》《青海省国家公园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将国家公园项目资金纳入全省林草项目资金库。

三江源国家公园正式设园,成为全国首批、面积最大的国家公园;祁连山国家公园设园准备全面完成;青海湖国家公园创建完成阶段性目标任务。成功举办两届国家公园论坛和首届自然教育大会。坎布拉世界地质公园通过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执行局会议审议,有望成为我省继昆仑山世界地质公园后第二个世界地质公园。在全国率先完成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拟建各类自然保护地共7类83处,国家公园占全省自然保护地总面积的75%。目前,已形成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新体系。

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与中国林科院、青海省农林科学院、青海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等单位组建国家、省、市、县四级专家技术支撑联动机制,由80余名专家学者和基层工作者全过程参与技术保障工作。2023年,完成全省三北工程区“双重”项目建设任务546.68万亩;2024年,已完成建设任务777.03万亩,国家下达的27个“三北”六期重点项目全部开工建设。

依托“三北”、双重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2022年以来,全省累计完成国土绿化1530.22万亩,防沙治沙面积403.64万亩。多种形式完成义务植树累计折算5100万株。积极推进8个省级森林城镇和16个省级森林乡村创建工作,林草综合植被盖度达60%以上,蓝绿空间占比超过70%,实现绿化规模、质量“双提升”,厚植了绿色家底。

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加强林草资源保护和管理,“十四五”以来,累计投入资金4.97亿元,实施湿地保护修复项目106项。高质量推进三江源、青海湖两处湿地类型国家公园建设。玉树隆宝滩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曲麻莱德曲源、乌兰都兰湖、泽库泽曲3处列入国家重要湿地名录。三江源区湿地面积由3.9万平方公里增加到近5万平方公里,20世纪60年代消失的千湖竞流景观再现三江源头。

全面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掌握我省黑颈鹤、金钱豹、藏野驴等种群数量,统筹开展县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和雪豹、藏羚、普氏原羚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专项调查,开展兰科等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种质资源调查及迁地保育工作。

目前,我省藏羚数量由最低时的不足2万只恢复到7万多只,普氏原羚从300多只恢复到3400多只,雪豹增加到1200多只,青海湖鸟类由189种增加到282种。全省连续37年未发生重特大森林草原火灾,未发生重大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及本土不可控林草有害生物灾害。如今,青海独特的自然风光、丰富的物种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已成为摄影爱好者的“诗与远方”。

[责任编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