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南新闻网讯 “走,到村委会广场领钱啦。”1月8日,西宁市湟中区甘河滩镇卡跃村村民何永寿叫上邻里乡亲,前往村委会广场领取土地流转金和部分人员的务工工资。
登记、点验、发钱……当天下午,卡跃村广场上人声鼎沸,青海薯乐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工作人员在桌子上摆好现金,清点后依次发放给前来领取的村民。
“张财良5880元、孙应德8940元……”工作人员大声念着名单,陆续领到钱的150余名村民一个个喜上眉梢,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我们联合社在甘河滩镇卡跃村、上河湾村、下营村流转了1500亩土地种植马铃薯,还为周边的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从马铃薯种植到采收,来我们联合社临时务工的村民工资日结清,这几天是来给村民支付土地流转金和部分长期务工人员的工资,共计60余万元。”青海薯乐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负责人景钦鹏说。
领到钱的何永寿笑得合不拢嘴:“我把土地租给了青海薯乐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还在他们这里打工。领到了土地流转金和工资共8800多元,太高兴了,我要拿着这些钱多置办点年货,红红火火过个年。”
这几年,湟中区先后培育农民合作社部级示范社14家,省级示范社102家,市级示范社209家,这些发展壮大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租赁村民土地后集中连片规模种植,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让更多村民在家门口流转土地拿租金,走出了一条增收的新路子。
[责任编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