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首页 / 青海要闻

数智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与实践

来源: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2025-01-17    

卢继富

数智时代即数字与智能技术融合的新时代,强调数据在推动智能化社会进程中的作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机器学习等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使具有虚拟与现实融合、数据与智慧结合、人机共享智慧等新特征的数智时代发展加速,思政教育数智化转型刻不容缓。尤其作为国家加强思政教育主渠道之一的高职院校思政课,其改革在推进数智化技术和思政课教学深度融合方面必须发挥积极作用。高职院校要把握机遇,从思政课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多方面进行改革,借助大数据技术促使传统思政课教育与数字技术融合,推进传统思政课教育模式与现代教育模式接轨。

以智慧理念为导向打造前瞻性教学内容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学科专业背景多样,思政课教师队伍整体理论水平较为有限,需要具备思政教育数智化转型思维,借助大数据平台,获取前沿思政教育理论知识、思政教学知识等。一方面,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应转变角色,从知识单向传授者转变为知识分享者;另一方面,教师应将思政课教学与高职院校教育特色相联系,认识到思政课教学并非简单的理论灌输,而应结合社会现实问题,增加相关教学案例等内容;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对网络依赖程度较高的现实,进一步研读思政课教学内容。鉴于现阶段高职院校所使用与本科院校同样的思政课教材的现实,应进一步考量高职院校学生思政理论基础水平。思政课教师应树立智慧理念、创新思维,将教材内容创造性转化为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的教学内容,重点加强对书面语言、口头表达语言的创造性转化能力,使思政课教学内容更具说服力。基于此,思政课教师可围绕教材、思政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深入探索VR、慕课等教学资源,进一步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增加反映高职院校学生生活真实情境、职业道德等方面内容。此外,高职院校应加强与其他高校、教育单位、科研单位之间的联系,为思政课教师提供交流学习机会,让教师及时把握数智化行业与思政教育融合发展的前沿动向,准确把握数智化行业与思政课教学之间的契合点,提升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对智慧理念的理解。思政课教师要精准把握行业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要求,针对性增加职业能力培育等方面的教学内容,通过思政课教学提升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帮助教师准确了解职场对高职人才的需求,充分彰显思政课教学内容的前瞻性。

以学习兴趣为依据增强教学模式吸引力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学习需求和兴趣,将与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例、社会热点视频等作为PPT教学课件的选择,直接吸引学生参与教学互动和讨论。鉴于很多学生热衷手机游戏,思政课教师可以此为契机,挖掘游戏和思政课之间的关联,将高职院校学生熟悉的游戏人物作为教学切入点,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思政课学习动力。例如,手机游戏中的历史人物原型,能够作为思政课教师引导学生比较真实历史人物和游戏角色之间的差异,由此切入引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古代史等知识,进一步与“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爱国主义内容相结合,对比分析爱国主义在古代、近代和现代社会的不同表现。如此,思政课教师创新运用对比教学模式,以寓教于乐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和爱国热情。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还可借助秦灭六国、清朝统一等历史故事,形象化讲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辩证统一、民族团结等理论。借助多媒体设备,让学生观看纪录片、图片等史料资源,吸引学生注意力。

以多元活动为载体增强思政课教学实践性

数智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时空环境更加多元化,为思政课实践教学提供了更为成熟的条件。一方面,思政课教师应不断更新VR等智能技术应用知识,提高数智化技术应用的教学能力,为开展VR等技术与思政课融合教学做足准备。尤其在思政课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依据高职院校学生爱表现自己、喜欢动手实践等特征,组织学生进行互动讨论、主题辩论赛、模拟法庭、情景模拟表演等实践教学活动,将实践过程录制成短视频,作为学习成果进行展示,丰富“VR+思政”教学情境。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师应立足大思政工作格局,开展课堂实践教学之外的第二课堂思政课教学活动,配合高职院校内学生社团、辅导员等,参与学生日常思政教育管理活动,在与学生日常交流中,了解高职院校学生对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等思政课教学方面的认知情况;思政课教师应汇总学生情况,反馈到思政课教学管理部门,针对社会实践活动统一部署。高职院校可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参与“红色1+1”等党支部社会实践活动,或者社区献爱心等实践活动,让高职学生运用所学思政基本理论和技能服务社会,感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民情、社情,乃至国情等方面的变化与发展,增强第二课堂教学活动的实践性和思想性。高职院校还应开设思政专题微博,在官网中增加思政课教学模块,为思政课教师开发慕课、开拓网络在线思政课程提供渠道,开通师生互动专区,使得思政课教师能够借助大数据分析学生思想、舆情变化,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实践教学活动,使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愈加多样化,能够从灌输逐步转变为对话,由指导转向引导,增强教学实效性。

〔作者:卢继富,单位:安徽中澳科技职业学院〕

[责任编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