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南新闻网讯 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到来之际,青海省金融保险机构以“保障金融权益 助力美好生活”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为广大群众送去了实用的金融知识,还通过暖心关怀和细致服务,帮助人们提升金融素养,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切实守护好自身的“钱袋子”。
在西宁市湟中区大才回族乡下白崖村,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青海分公司的工作人员走进村民中间,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金融保险知识宣讲活动。活动中,工作人员不仅为村民捐赠了米面油等生活物资,还为村里的孩子们送上了书包、文具和书籍等学习用品。针对老年人金融知识相对薄弱的特点,工作人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耐心讲解了如何识别和防范“保健品诈骗”“以房养老诈骗”等常见骗局,并结合真实案例,提醒老年人警惕高息诱惑,守护好自己的财产安全。
“现在诈骗手段层出不穷,尤其是网络诈骗让人防不胜防。通过今天的活动,村民们学到了很多实用的防诈骗技巧,真是受益匪浅。”大才乡下白崖村党支部书记马文祥感慨道。
在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斜沟乡,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青海分公司的宣传小分队针对老年人关心的养老保险、移动支付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他们还现场指导老人们使用手机客户端和微信小程序,帮助他们跨越“数字鸿沟”,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
中国太保产险青海分公司总经理姜宝东说:“我们将继续针对青海农牧区人群的金融保险消费特点,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金融知识普及活动,帮助各类人群提升金融素养,增强风险防范能力,切切实实为群众办实事,为构建和谐稳定的金融消费环境贡献力量。”
今年“3·15”期间,全省70余家金融保险机构将结合自身特点发布“以案说险”等消费风险提示,确保语言通俗易懂,内容深入人心,切实增强广大金融消费者识别防范非法金融侵害的能力。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青海监管局局长景晋生说:“我们将聚焦数字、绿色、智能等新型消费场景,鼓励金融机构‘量身定做’金融产品,更好地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特别是针对老年客户群体,要像对待自己的家人、亲人一样,换位思考,注重细节,用心用情。既要做到传统服务‘适合老人’,又要做到智能运用‘适合老人’,还要做到教育宣传‘适合老人’,为老年人打造有温度的关爱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