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南新闻网讯 三月的西宁,涌动着盎然生机;和煦的春风,洋溢着志愿力量。
三月的西宁街头,一抹抹“志愿红”活跃在街头巷尾——有的在高峰期路口疏导交通,有的在社区楼栋、乡间地头宣讲党的创新理论和惠民政策,有的在大型比赛活动中维护秩序、清理场地,有的在春运现场帮助旅客、协助乘车……志愿者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扮靓了城市,温暖了市民。
志愿服务将贴心服务送到社区“院子里”
三月以来,西宁市紧扣群众需求,充分整合各类资源,持续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将温暖贴心的服务切实送到群众身边,努力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在南川西路福禄巷南社区,青年志愿者们穿梭于社区各个角落,清理散落在地上的白色垃圾、枯枝杂物,并为居民发放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手册、解读环保政策,带动更多居民主动参与到爱护家园环境卫生的行列中。
“这是我画的雷锋叔叔!”西关大街街道贾小社区在辖区学校、青少年中广泛征集“雷锋精神,永放光芒”主题作品,鼓励大家深入挖掘雷锋精神内涵,通过优秀作品展示树立榜样力量,让雷锋精神在社区生根发芽,营造出文明和谐的社区氛围。
“如果你是雷锋,你想帮助谁呢?”在火车站街道幸福社区,党员志愿者围绕雷锋的成长经历、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无私精神,为辖区幼儿园小朋友讲述了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将雷锋精神的种子播撒在孩子们的心中。
壮大队伍,让志愿服务时时可为处处可为
“爷爷奶奶,我们来看您啦!”“您好,乘车得往前走。”如今,在西宁的街头巷尾、公园小区、车站客运站总有一抹“志愿红”化身“文明使者”,清洁路面、参加文明交通劝导、举办活动为居民送上文化大餐……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传递社会正能量。
“每一次帮助他人,都让我感到无比充实和快乐。”青年志愿者何东鹏说,“我参加过很多类型的志愿服务活动,在活动中我感受到了用实际行动传递爱心和温暖的责任感、使命感,未来我也会多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记者从团市委了解到,截至3月17日,全市注册青年志愿者逾29万人,志愿服务组织686支,累计服务时长104万余小时,建立起了志愿服务的常态化矩阵。
志愿服务以点滴善举汇聚大爱
“把安全教育送到乡村去!”“我将继续做好志愿服务工作!”……在这充满生机的三月,志愿者们怀揣着热情,满怀着希望,正投身在志愿服务的广阔天地中。
“我们服务队是由团市委、市青年志愿者指导中心共同成立的一支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着重聚焦城市发展、服务民生、平安建设等重要领域。”小青宁志愿服务队负责人说,“接下来我们将以各分队为载体,重点在生态文明、阳光关爱、文化旅游、大型赛会保障等方面打造西宁市共青团青年志愿服务品牌队伍,努力提升志愿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我一直从事乡村儿童安全教育志愿服务活动,近年来发现农村地区儿童安全意识不强,预防安全能力较弱。未来我将继续聚焦乡村儿童成长发展,通过更丰富的志愿服务活动,为乡村儿童安全健康成长保驾护航。”青海省壹次心社会工作发展中心负责人高娟说道。
“在从事志愿服务的日子里,我们团队的志愿者走进养老院,走进社区,为高龄独居、困境家庭的老人送上关爱和服务。又是一年三月,我们将继续努力,把我们的志愿服务做得更有温度和深度。”青海省十方缘老人心灵呵护服务中心负责人说道。
“作为一名党员,我要充分发挥带头作用,用心、用情参与每项志愿服务活动,讲好‘志愿故事’,传递‘志愿声音’,影响带动更多群众参与其中,让志愿服务成为时代新风尚。”虎台街道虎台社区志愿者贾桂民说道。
在西宁,“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旋律已化作具体的行动,融入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从街头巷尾到青山绿水间,从城市街道到田间地头,从孤寡老人到特殊儿童,志愿者们以实际行动传承着雷锋精神,让一缕缕文明新风浸润心田,一朵朵文明之花灼灼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