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百余年奋斗历程中,各条战线、各行各业涌现出一大批榜样人物,他们的事迹可学可做、精神可追可及,为全社会树立了学习典范。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重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生动鲜活的榜样事迹和精神是思政育人的资源,通过丰富教学内容、创新育人方式、优化评价体系,将榜样教育有效融入高校思政课,切实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对于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培养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意义。
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思政课吸引力
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榜样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之所以能够触动人们心灵、激励人们追求真善美,正是因为榜样是真实存在的个体,可以拉近与人们之间的距离。榜样的事迹和精神是榜样力量的载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育人资源、思政素材,与高校思政课的育人目标具有高度契合性,为丰富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提供了重要支撑。
将榜样事迹和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既要注重融入的针对性和系统性,针对不同课程的内容和特点选择恰当的案例、素材进行讲授,避免碎片化、零散化、简单重复等问题;也要实现教学内容知识性与价值性的内在统一,充分挖掘和发挥榜样的育人价值,寓价值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一方面,讲深、讲活榜样的感人事迹和动人形象。在思政课教学中,精心挑选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榜样事迹和案例,重点讲述榜样的成长发展历程、典型事迹的经过、产生的社会影响等,用细节打动学生、感染学生,增强学生对榜样的情感认同、心理认同。另一方面,讲透、讲实榜样的崇高精神品质。榜样是鲜活的价值观、有形的正能量。不同历史时期涌现出的榜样是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具象化身,同时承载着爱国情怀、拼搏进取、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等鲜明价值取向。讲好榜样精神,有助于增进学生对榜样的价值认同,深化对坚定理想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奋斗精神的认识和理解,激发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将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事业中,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
创新育人方式,增强思政课感染力
“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将榜样力量融入高校思政课,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和价值引导作用,应在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学生成长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多样化、差异化的学习需求和特点创新育人方式,引导学生相信榜样、真学榜样、争做榜样。
创新思政课育人方式,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也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等基本原则,着力构建线上线下相融通、课内课外相贯通的育人体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学生将榜样力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一方面,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在讲授课程教学内容时,有针对性地选择榜样的先进事迹进行补充讲解,帮助学生通过学习榜样事迹更深刻地掌握理论知识。积极开展案例式、专题式、探究式和互动式教学,通过开展榜样故事分享、演绎情景剧、拍摄短视频等形式,使思政课堂活起来,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增进对榜样的认同和学习。另一方面,拓展实践育人渠道。实践育人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共同发力,有助于启发学生将课堂所学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进一步在实践中深化理论知识。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要利用好纪念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场馆资源推进实践育人,通过开展实践研学、社区服务、专题调研、参观学习等多样化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感悟榜样精神伟力,自觉做榜样精神的传承者、弘扬者,增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优化评价体系,提高思政课引领力
科学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式为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增强思政课立德树人成效提供了重要支撑。将榜样力量融入高校思政课,要充分发挥评价的指挥棒作用,设计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丰富评价方法,对榜样力量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过程、育人成效进行全方位动态评价,不断提高思政课的引领力。
对榜样力量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成效进行科学评价,要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在教育评价中的优势,注重评价的系统性、层次性和多元性。一方面,加强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在评价过程中,要改进以往思政课教学效果评价注重结果、忽略过程的导向,强化过程性评价。利用数字技术全方位记录学生的课堂表现、实践表现、日常表现等数据资料,动态生成学生个体学习画像和群体画像,从知识掌握、情感态度、行为实践等维度全面评价学生在学习榜样事迹和精神过程中的表现,准确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学习和实践。另一方面,着重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通过对教师教学数据资料和学生学习数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从学生参与度、学习效果等方面对榜样力量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内容选择、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目标达成度等进行客观评价,为教师优化教学过程、调整教学内容和改进教学方法提供参考。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将榜样力量融入高校思政课,为讲好榜样故事、弘扬榜样精神提供了实践空间,也为青年学生厚植爱国情怀、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提供了方向指引。
〔作者:杨柳青,单位: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作者:孙晨,单位:湖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基金项目:武汉理工大学2024年度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时代伟大成就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践路径”(项目编号:W2024176)、2024年湖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榜样文化育人的实践路径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4G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