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首页 / 青海要闻

跨境电子商务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研究

来源: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2025-03-19     作者:杨 静

在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跨境电子商务作为新兴商业模式,正深刻改变着全球贸易格局。生产性服务业作为支撑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在跨境电子商务的带动下迎来了新机遇与挑战。在此背景下,深入探索跨境电子商务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措施对策,不仅有助于挖掘新质生产力的潜力,还能为跨境电子商务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以园区高质量建设为基石,驱动生产性服务业协同升级

推进综合试验区高质量建设,是当下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任务。政府可出台相关政策,为跨境电子商务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在税收政策上,合理减免跨境电商企业的进出口增值税、关税等,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促使企业将更多资源投入到与生产性服务相关的环节,如优化物流、供应链管理等。设立专项扶持资金,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以提升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带动技术研发、工业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在园区布局上,根据不同区域产业特点和发展需求,沿海地区可依托港口优势打造集物流、仓储、贸易于一体的跨境电子商务园区。园区内可建设现代化物流仓储设施,配备先进的物流管理系统,以实现货物高效运输和中转,为生产性服务业升级提供硬件基础。内陆地区则可结合当地产业特色建设跨境电子商务园区,促进当地产业与跨境电子商务的深度融合。稳步推动开放发展,持续放宽生产性服务业市场准入,健全外商投资准入相关制度。此外,加强人才培养,提供人力资源管理与职业教育培训服务,联合高校、培训机构等设立跨境电商人才培训基地,为企业培养电商运营、数据分析、供应链管理等专业人才,满足生产性服务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强化数字基建与技术应用,赋能生产性服务业数字转型

在生产力提升进程中,政府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与数字技术应用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在网络通信领域,应加大对网络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扩大网络覆盖范围,提高网络质量,为跨境电商企业及相关生产性服务机构提供稳定、高速的网络环境。在跨境电子商务园区构建先进的网络通信系统,保障跨境交易的顺畅进行,为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在生产性服务业中的应用提供基础支撑。高度重视网络安全防护,运用防火墙、加密技术等手段,保护企业信息和数据安全,为生产性服务业营造安全可靠的数字环境。在大数据技术应用上,构建完善的数据资源共享机制,打破企业数据壁垒,整合供应商、物流企业及电商平台等数据,实现数据的高效流通与共享。通过深度分析跨境电子商务市场数据,把握市场需求与行业趋势,吸引数据分析、金融、知识产权等专业机构入驻园区,引导生产性服务业在区域内集聚,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精细化方向发展。

创新体制机制,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营造良好发展生态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探索跨境电子商务新体制机制,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至关重要。政府应构建科学合理的监管体系,创新监管模式。在日常监管中,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方式,确保监管的公正性与透明度,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使跨境电商企业及相关生产性服务企业合规经营。在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管理方面,强化规范引导。要求平台制定严格的运营规则,从商家入驻审核到产品质量把控进行全流程监管。同时,建立风险预警机制,保障支付安全,为金融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的稳定发展提供保障。打造跨境电商信用体系,通过信用评级、记录等手段,对企业进行全面客观评价,并公开结果,促使企业注重自身信誉,提升产品与服务质量,带动整个跨境电子商务及生产性服务业市场信用水平的提升,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营造良好的市场发展生态。

因地制宜制定策略,充分挖掘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潜力

各地应依据自身独特的地理、文化与经济条件,因地制宜制定跨境电商发展策略,充分挖掘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潜力。以陕西为例,作为内陆省份,其虽无传统意义上的边境口岸,但地处中国内陆腹地,是连接东西贯通南北的重要交通枢纽,这一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在国内物流运输和贸易流通中占据关键地位。陕西应发挥其交通枢纽的优势,充分利用中欧班列(西安)构建的高效物流运输网络,进一步加强与沿海港口的合作,推动亚欧陆海贸易大通道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在西安的集结交会,提升整体物流网络的效率,快速接收来自全球各地的货物,为跨境电商货物集散与中转提供支撑,带动物流运输、仓储管理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同时,陕西可以充分利用自身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将文化与跨境电子商务紧密结合。一方面,通过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展示陕西的历史文化,推广特色文化产品,如皮影、剪纸等,让更多国际消费者了解和喜爱陕西文化;另一方面,以文化为依托,开发具有文化内涵的特色商品,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吸引力,带动文化创意、品牌策划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集聚。此外,陕西应积极开展区域合作,与国内外其他地区共享资源、优势互补,在国际市场上通过参加展会、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等方式,提升跨境电子商务的国际影响力,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拓展发展空间。

〔作者:杨静,单位:西安翻译学院。基金项目:本文系2025年度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一般项目:陕西跨境电商综试区政策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研究(编号:2025YB0187)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