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南新闻网讯 3月19日,对37岁的鸟生军来说,是难忘的一天。这天,他身着正装,带着5个月的履职成绩来到西宁市到村任职大学生村党组织书记擂台比武现场。
“去年12月,我们村实现了村内道路黑化项目申报审批;今年1月,我们实施了天然气入户项目;2月,我们举办了村BA暨迎三八篮球邀请赛等文化娱乐活动……接下来,我们还打算联合片区5个村打造‘小拉沙’农产品品牌,培养出一批新农人,拓宽群众的致富路。”擂台比武现场,鸟生军骄傲地说。
鸟生军是湟中区拦隆口镇民族村人。3月,是他上任民族村党支部书记的第5个月。5个月来,鸟生军迷茫、彷徨过,但他庆幸自己坚持了下来。
民族村位于拦隆口镇政府以西3公里处,属浅脑山村,常住人口1007人,村集体经济收入以光伏分红和集体设备出租为主。出生在民族村的鸟生军,大学毕业之后一直在外创业。2019年,他创办了鸟家大院。2020年,他又开办了青海伊恒餐饮有限公司。
在外创业多年,鸟生军渐渐从员工成为了老板,可他从来没想过,有一天会成为村党支部书记。“在外拼搏这么多年,我总感觉内心缺点什么,总想回来为村里做事,却又不知道从何入手。”去年,家乡呼吁广大大学毕业生回村建设,鸟生军看到了机会,通过选聘成为了民族村的党支部书记。
初任村党支部书记时,鸟生军很迷茫。“之前从没接触过党务、村务,一天要干点什么也不清楚,每天都很恐慌,也很焦虑,那段时间我一度怀疑选择的这条路是否正确。”鸟生军说。
当鸟生军不知道如何干接下来的工作时,湟中区委组织部印发《湟中区新任大学生到村任党组织书记履职能力提升“五项工程”实施方案》,通过定期开展业务培训、选派导师帮带、村乡联点结对、书记定期座谈、撰写村情产业报告等一系列措施,不断提升到村任职大学生的综合能力。
此外,民族村原党支部书记和包片领导也及时相助,在他们手把手的指导下,鸟生军很快适应了工作节奏。“要激发村里党员、群众参事议事的热情,积极动员党员和群众代表参加村里的会议并踊跃建言献策,让他们成为村庄发展的主力军。”工作中,鸟生军有自己的思路和想法,他召开党员、群众代表大会,商讨并确定了常态化开展环境卫生清扫制度和定期开展卫生评比活动等具体措施,在修订村规民约环节,引导村民各抒己见,就邻里关系、移风易俗、爱护公共设施、村容村貌等方面讨论并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
征求村民的意见后,鸟生军把全村按巷道划分成18个网格,每个网格安排一名党员,再搭配一名群众代表,让他们当网格管理员,负责定期走访网格里的住户,询问群众在生活、生产上的困难,网格长牵头召集网格区域内村民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安全生产排查、环境卫生整治,防汛防灾等工作。通过创新工作方法,提高了村党组织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党员和村民对他的认可度越来越高。
3月19日的西宁市到村任职大学生村党组织书记擂台比武中,鸟生军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奖励,奖金5000元,他知道这份奖励不仅是给他的,也是给民族村的。“我打算将奖金回馈给村庄和村民,让民族村两委和村民一起分享这份喜悦。”鸟生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