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首页 / 青海要闻

让更多新农人奔赴乡村沃野

来源: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2025-03-25     作者:李星宇

近年来,越来越多有知识、有抱负的新农人奔赴乡村沃野,他们具有独特的创新精神,善于利用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参与农业生产经营。那么什么是新农人?新农人是指具备一定新理念、新技术、新业态、新生产组织方式,以从事农业生产、加工、销售、服务等各环节为主要收入来源,且收入高于所在地区传统农业从业人员收入水平,有农业情怀、有适度规模、有持续发展性、有防风险能力的现代农业经营者。

自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中国加速走向“现代农业”,催生出越来越多的新农人群体。截至2022年7月1日,数以百万计的新农人进村入寨,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为了加快推动产业振兴与人才振兴有效协同发展,培育乡村振兴的生力军,需要在引才、育才、用才上持续发力,建立完善的乡村人才培育、引进、保障、激励政策体系,为乡村振兴持续汇聚新农人力量。

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多元化、高素质农民培育需求多样化情况,应坚持把“强化精准培育,赋能乡村人才振兴”作为推动高素质农民培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为乡村农民提供知识支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提供更多农业技术和管理知识培训,依托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农民田间学校等建立实践实训基地,系统性开展高素质农民培养行动,不断提升新农人的知识水平和专业素养。

通过要素保障、财政支持、金融信贷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在就业、创业、融资上为新农人提供优惠政策和资金倾斜,解决新农人创业时面临的启动资金和运营资金不足等难题,降低新农人创业门槛。开展项目推介、创业指导等一系列创业服务,为符合条件的新型职业农民提供创业担保贷款,落实一次性创业补贴、岗位开发补贴、租赁补贴等扶持政策。依托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新农人创业园,并进一步降低工商登记门槛,简化登记手续,为新农人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

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将优秀的新农人作为村级干部后备力量培育储备对象,并积极吸纳新农人入党。同时,可以通过政府增值服务,重点打通新农人参加城镇职工养老、医疗、教育等制度性堵点,推动优质公共服务资源下沉农村,提高农村教育、医疗等保障水平,解决新农人子女上学、老人赡养等后顾之忧,使其成为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乡村振兴生力军。

[责任编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