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南新闻网讯 近年来,西宁市通过打造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创新建立“三家服务”工作机制,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形成了值得借鉴和推广的典型经验做法。
省卫生健康委为全面推广西宁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典型经验做法,近日印发《关于推广西宁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典型经验做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进一步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六个拓展”要求,加快推动全省构建系统连续、公平可及的就医新秩序,助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
《通知》要求全省各地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作为推进健康青海建设,促进实现为居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目标的重要抓手。对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思路和主要目标,做好本地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整体谋划设计,建立健全符合辖区群众健康需求的工作机制,切实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落实生效。积极借鉴西宁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扎实有序推动“六个拓展”要求落地见效。同时,加强宣传引导,增强群众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认同感和依赖性,提高群众签约家庭医生服务的参与度和自我健康管理的主观能动性,牢固树立“个人是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努力打造医防融合、医患协同的医疗服务新模式。
《通知》要求各地将工作重心落到提高签约服务质量和完善签约服务激励机制上,通过调动家庭医生主动性和增强签约居民依从性,促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质增效,进而实现签约服务由被动变主动,从量变转质变。加快数字化信息化建设,逐步实现医共体内签约居民健康数据共建共享,打通家庭医生服务和管理信息系统与医疗机构诊疗系统、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等数据通道,完善家庭医生服务和管理信息系统,按照签约服务流程和履约服务内容,增加信息化应用场景。优先选用智能化手段为签约居民提供协议签订、网络问诊、健康咨询、预约挂号、慢病随访、双向转诊等服务,切实推动医防融合、医患携手。同时,做实“签约有感”活动,用好家庭医生健康知识库,指导辖区做实签约居民健康咨询服务,电话联系每年不少于1次。按照时令节气对签约居民普及健康教育和健康提示,每年不少于12次。实现80岁以上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全覆盖,每年开展上门健康随访不少于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