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南新闻网讯 黄家寨镇地质灾害避险安置项目开工、石山乡地质灾害避险安置项目开工、良教乡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项目开工……截至3月28日,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多个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项目陆续开工,为今明两年完成1887户7993人搬迁任务开了头。
3月14日,良教乡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项目在良教乡下治泉村正式集中开工。开工现场,工程车辆整齐排列,干部群众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民生工程落地。项目采取统规自建方式,共涉及8个村88户410人,其中,地质灾害隐患68户,河沟道易致灾20户。
“我们村下雨的时候有危险,现在政府把我们搬迁至新地址非常好,希望房子尽快建出来,我们搬新家。”良教乡松林村村民田云说。
近年来,大通县科学规划、精准施策,全力推动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截至目前,大通县2025至2026年度1887户7993人搬迁任务已开工建设720户2899人,完成征地87处940亩。其中,2025年度1026户4346人搬迁任务实现100%选址征地,年度开工率达72%。
在推进过程中,大通县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把搬迁工程作为检验干部作风的“试金石”。黄家寨镇在杨家寨村集中安置点建设中,采取“党建+民生”模式,组织镇村干部、群众代表齐心协力共同攻坚,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仅用3个月完成180.1亩安置区土地规划,惠及11个村291户群众。
大通县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说,大通县统筹推进两年度避险搬迁工作,在提前完成2025年度616亩选址征地任务的基础上,同步推进2026年度516亩征地工作,确保今年7月前实现1887户全部开工建设目标。同时,通过“一户一研判”模式,科学统筹安置方式,不仅提供城关镇宁欣苑小区等现代化集中安置区,还保留龙卧村等统规自建项目,满足群众多样化的安置需求。目前,大通县累计完成940亩安置区征地,占两年度总任务1132亩的83%,为后续建设工作筑牢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