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图片新闻

【原创文学】我与书法:黄河浪尖上的撒拉尔墨痴

来源:黄南报     发布时间:2021-06-07     作者:文 / 图 韩麒

我与书法结缘,与我出生的家庭不无关系,我的曾祖父是个十分怀旧、健谈的老者,我少年时,曾祖父虽已耄耋之年,但记忆超一般人所能,经常向我们弟兄讲述家族的往事,他说他的上两辈先人都在朝廷供职,由于他的父亲、我的高祖参加西北军入京畿,在抗击八国联军战斗中以身殉国(因官居要职,遗体被千里运回故里,安葬于循化县白庄乡)。自此,痛心不已的曾祖父选择了经商,他的这一决定,一直沿袭到祖父和和父辈身上。我的母亲出生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的一大户人家,外祖父是甘肃省有名的儒商,到目前舅舅们家中还珍藏了不少古字画。也许是家族崇尚文化的基因作祟,虽然在那个社会制度更替的乱世里,父母虽然没有进过学堂,但十分酷爱文化艺术,母亲喜欢刺绣,底稿的素描线条很干练,色彩搭配自然,形象生动。我的父亲也不例外,当他拖着劳作一天的疲惫回到家中,看到儿女们写的写、画的画,满意的笑容就绽放脸上,记得在“四清”等历次运动中我家被抄了三次,许多值钱的家当被没收了,唯有一方古砚,被父亲揣在怀里藏匿,才幸免于难。八十年代中期,兄弟姊妹成行,在一次家庭聚会时,父亲宣布家中无论儿子、儿媳、女儿、女婿谁的字写得好或画画的好,这一方古砚就归谁。为了父亲的心愿,家中形成了人人提笔的风尚,多年下来,二哥的功笔山水,我的书法已有些眉目。其他兄弟的喜好无一不和艺术息息相关,有赏石的、有根雕的、有收藏的,大家都在各自的爱好中乐此不疲。

1623025126873021.png

说起练习书法,自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犹如打翻了调料瓶,五味杂陈,开始是出于对父亲的顺从,当了一回明知不能为而为之的“傻子”,因为深知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顶级境界的书法有“书法之道,易学难成,如以砖作镜,倾毕生之力为之,磨为常态,师古不化。”之髙峰需要攀登,也懂的“难自知,更无分明之辩,推古论今,所以不惑也。”的道理。但随着对书法的苦练和欣赏水平的渐进,书法理论的进一步探究,书法的高深、高古、高雅带给了我无穷的快乐,于是更加傻里傻气,明知见不到那人在灯火阑珊处。:还在"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千般临池,万般求索,有时对不尽如人意的结果,久久不能释怀;有时对临摹的形似而神不似伤痛不矣;有时对心到笔不到的尴尬而无奈;有时对章法布局的乱象产生苦恼;也有时对书法的止足不前倍受煎熬,总之,在人磨墨与墨磨人的矛盾中纠结潜行。

1623025148469100.png

三十几年在书道中磨砺替行,遵循了正楷、行书、草书一条线的学习模式,涉猎了颜真卿《麻姑仙坛记》、 《多宝塔碑》,柳公权《玄秘塔碑》、《神策军碑》,《孙过庭书谱》,王羲之《兰亭序》,苏轼《归去来辞卷》,赵孟頫《赤壁赋》,董其昌《临淳化阁贴》,智永和尚《千字文》,朱熹《榜书》,于右任《标准草书》等等。大家都知道书法艺术的美在于表层的外形美和深层的蕴涵美,表现出自然的情趣,人文的修养和高尚的人品。简单说有,点划飞动,笔情墨趣,结体多变,章法生动,线条优美,血脉连通,气韵天成,转化跌宕,气势磅礴,奇逸潇洒的特点,在书法上我的认识比较传统,创作中注重字根,不喜欢所谓的无根创新,也是一个完美主义者,笔笔讲究规矩传统,字字讲求潇洒凝重,认为字是一个个跳跃的音符,首先要印入眼帘抓住人心是它的灵动,只有灵动的美才能让人欣赏,获得艺术的享受。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从水管里流出来的是水,从血管里流出来的是血”,作者的品味、精神、气质、学识、家教、修养终归会从作品中透露出来,逃不脱慧者的法眼和时间的检验。其实书法蕴含着一定的哲理,就在于黑白、虚实取舍中寻求一种和谐,因为和谐产生美。还在于行笔的轻重缓急中表现出大气象和高雅格调。我喜欢张旭书法的颠狂不羁、喜欢王羲之书法的灵动飘逸、喜欢怀素书法的痴情醉意、喜欢于右任书法的严谨法度,或临或赏,为他们的笔意之高古而倾倒,每每赏析宛若无言而有诗篇的意蕴,无动而有舞蹈的神形,无色而有绘画的斑斓,无声而有音乐的旋律,久久在心头萦绕,在渴望和仰慕中走上了习练的艰难历程。作为少数民族家庭的一员,祖上翰墨飘香的家庭基因加上我们生活在滔滔黄河边、巍巍积石山下的撒拉族有一股永不言败、忍耐、坚毅的民族性格,我在顺从先父愿望而涉猎中得以坚持,形成了从被动到主动、从感性到理性的追求脉络。借用欧阳修引用苏子美的话“窗明几净,笔砚纸墨,皆极精良,亦自是人生一乐”也,以期精神享受,开启智慧,升华情操。

1623025202293972.png

我成长、生活、工作在九曲黄河第一弯的偏僻高原小镇隆务近六十年,此地远离中原等汉学盛行的地区,稀缺名师大家的点拨,只能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中,无休无止地临碑摹贴,但庆幸这么几点:

努力未必成功,放弃终究失败。现在我没有理由停下探求的脚步,因为有先父的愿望、家人的期许、喜欢我书法风格朋友们的关注,哪怕不能卓然自立,也只能在"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中匍匐前行,在敬畏中求索,在无逸中快乐。
我是一个慵懒的人,日常生活中没有什么讲究,什么东西过得去就行了,家里油盐酱醋柴米茶等琐碎杂事都懒的去打理,都靠夫人一手操持。但书法如同吃饭一刻都不能放弃,有持之以恒的信心,我知道“十年磨一剑”的道理,不能急于求成,不能好高骛远,书法需要平和的心态,书法需要定力,书法就是战胜私欲、杂念、尘嚣的过程,只有物我两忘,才能达到彼岸。所以在喧嚣的凡尘里,沉下心来,守住一方净土,陶陶然孤守寒窗,醉心于自己的成就感就知足了。
功夫在字外,练习书法还要涉猎许多方面的知识,如绘画、文学、历史、音乐、舞蹈、美学,甚至还要学习自然科学,这也应验了苏轼“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的诗句,也感谢中央民族大学四年的读书生涯,特别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习,打下了传统文化的基础,为我的书法开启了一扇大大的窗户。

1623025238218464.png

1623025247250635.png

总之,为了书道,不为名,不为利,就为心中这份情,付出了辛苦,收获了健康的心态;付出了时间,收获了内心的充实。这一辈子在人生十字路口的迷茫中,我的选择往往是失误的,唯一选对的是书法,它的定制虽然是终身的,但给我的愉悦无一伦比、有了“吟鞭东指即天涯”的豪迈、有了“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甜蜜、也有了“扶古松而盘桓”的坦然…在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中陶醉,在黑白布局的章法里寻觅,在字里行间的玩味中得到了充实感、幸福感、获得感。

但也深知今后的路是永无止境的,书法犹如举重,没有尽头,都在失败中终结自己的运动生涯。但我是一个认死理的人,从骨子就有不服输、不妥协,不气馁的精神。那么,就让我以“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之孜孜以求的精神,以“怀素登楼四十年,录八百册千字文”之锲而不舍的执著,在“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张”的境界中陶醉下去吧。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