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外媒看黄南

一路耕耘一路歌——记黄南州尖扎县尖扎滩乡来玉村第一书记李玉栋

来源: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2019-05-15     作者:刘伟

干起活来,李玉栋总是严肃认真。本报记者 刘伟 摄

来玉新村全貌。

沿着平坦的柏油路一路向南,在距县城七公里处,一排排崭新的民居跃然眼前,“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是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来玉新村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春节前夕各家各户的房子就已经达到入住标准,天气转暖以后,群众就开始陆续搬入新家,大家比过年还高兴。”几天前见到戴着一顶草帽的驻村第一书记李玉栋,皮肤晒得黝黑,看着不远处打扫庭院的村民,难掩内心的喜悦。今年是他到来玉村的第三个年头,毋庸置疑,眼前的一切凝聚了他太多的心血。

搬得出,孕育新生活

44岁的李玉栋是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黄化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工程师,2017年受公司党委委派,担任来玉村驻村第一书记,此后,这里便成了他的“第二故乡”。

那时的来玉村位于距县城63公里处的山顶坡地,全村79户325人,其中贫困户就占到一半,大部分群众居住分散、交通不便,一旦遇上雨季,更是寸步难行,脱贫谈何容易?

“还是党的政策好!驻村当年就赶上了全县实施易地搬迁扶贫项目,可是没想到,当我把这一好消息告知村民时,才知道难事还在后头。”

原来,村民大会讨论研究时,有的群众顾虑重重,担心没有了草场和牛羊,以后怎么生活?有的拿不出自筹款,主动提出放弃搬迁,讨论了好几天意见都不统一,这时他才真真切切体会到扶贫攻坚的不易。

机遇来之不易,在脱贫攻坚的关键阶段怎能轻言放弃?

“搬出大山,重建家园,对于生活在大山深处的贫困群众们来说,无疑是摆脱贫穷最最有效的办法!只有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地讲解政策,让群众真正想明白搬迁能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才能激发他们的搬迁愿望。”

他一边动员村干部逐家逐户做工作,一边跑项目争资金,很快,搬迁的事就有了着落,经多方选址,最终将安置点选在了离县城不远处的地方。新村依山傍水,站在村口望去,黄河美景尽收眼底。

紧接着,便是整村搬迁的自筹款问题。按照国家易地扶贫搬迁相关要求,贫困户每户需要自筹1万元建房款,非贫困户每户需要交纳4.5万元,对于一个贫困村来说,这一笔不小的开支顿时让许多村民望而却步。

要求不能变,思路可拓宽。为了减轻群众筹款压力,李玉栋带领扶贫工作队及村干部多方奔走,为来玉村争取到由黄南州联点帮扶单位、中国华能集团提供的近90万元帮扶资金,将非贫困户每户自筹款减少到2.5万元。

2018年5月,以“帮扶+自筹”模式进行的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正式在来玉新村启动。

走进夏吾多杰家中,80平方米的院落美观大方,客厅宽敞整洁,电热炕、藏式取暖火炉均已安装到位。

“电热炕温度自动控制,也不费电,干净又环保,以前一直住在土坯房里,突然搬进这么好的房子,还真有点不适应,儿子说这儿离县城近,他要去县城上学,这下好了,满足了他的心愿。”夏吾多杰说到。

稳得住,闯出新天地

住上新房子,更要过上好日子。李玉栋知道,全村人最大的愿望就是依靠好政策,劳动致富。但要增强群众致富奔小康的信心,还需要用实实在在的产业来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这几年藜麦种植业迅速在我省兴起,给了我发展的思路。来玉村资源贫瘠、不宜居住,但是高海拔土壤和自然环境适合藜麦的生长,一年前我就琢磨,如何统一利用耕地成立合作社,集中发展藜麦种植业,以此作为产业脱贫的一项举措。”

这一设想眼看就要变成现实。去年初,李玉栋带头学习藜麦种植技术,在村里搞起了“试验田”,功夫不负有心人,小小试验田竟然喜获丰收,亩产达到550公斤,极大地鼓舞了村民的信心。

贫困户才旦是藜麦种植实验的参与者,得知要搞试验田,他主动找到李玉栋,表示愿意将自家的耕地无偿用来做实验,此事还引发了村民的议论,有人说他傻,来年颗粒无收,看他怎么办?!也有人夸他有魄力,穷则思变。对于这个全新的产业,村民并不完全认可,众说纷纭。

“当初心里也没底,但是总不能一直当这个贫困户,总得拼一下,没想到去年种的藜麦每亩能挣到2000多元,看来这条路走对了!等合作社成立后,我还要把耕地流转进去,争取年底摘掉贫困户的帽子。”才旦对前景充满信心。

如今,在李玉栋的带领下,越来越多村民逐渐树立起了斗志和勇气,希望跟着第一书记早日奔小康。面对群众的期盼,李玉栋显得有些忐忑不安,他说,这对他来说是一个挑战,群众越是信任,自己肩上的压力就越大,但不论成功或者失败,自己都会认真地面对这一次“考试”。

“万事开头难,藜麦种植试验就是要通过发展特色产业树立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让村民自己主动起来,也为大面积推广积累经验,要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这是关键的一步。”

李玉栋说,今年初,尖扎滩乡政府为来玉村争取到了水利部门的47万元专项资金,把原容量20立方米的取水点水窖增容至100立方米,同时,更换了通往水窖的近千米老旧水管,这为今后扩充水源点蓄水量,发展后续产业打下了基础。

“水的问题得到解决,发展种养殖业就不愁了。目前来玉村土地股份合作社正在稳步推进,搬迁后多余的劳动力,入股合作社以后可以出去打工挣钱,今后村里还计划引进风力和光伏发电项目……”

来玉村产业发展这盘棋,李玉栋似乎早已胸有蓝图。从山上到山下,为了找到一条适合本村发展的好路子,两年多来,这位电力工程师不断开动脑筋想办法。

据国网黄化供电公司党建部主任于万昌介绍,按照全省脱贫攻坚“路线图”和“时间表”,近年来,国网黄化供电公司实施了一系列扶贫工程,其中就包括派驻第一书记,他们用真情为村民办实事、解难题,得到了群众的认可。2018年,李玉栋被评为全国电力行业“十佳最美电力人”,这将不断激励青海电力人在脱贫攻坚的康庄大道上演绎一个个平凡而美丽的故事。

[责任编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