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处收拾得干净利落的小院里,几个孩子正聚在“游戏房”过家家。说是“游戏房”,其实玩具种类不多,多少都有些破旧。地上的垫子看上去也有些年头,桌子更是最简单的样式。
但这些身外之物丝毫没有影响孩子们的兴致,院子里总是回荡着他们银铃般的笑声。
勤考和丈夫元旦坐在一旁,眼中写满了幸福与慈爱。
“给我们拍张全家福吧!”她笑着说。
勤考耐心辅导女儿做功课。
在河南蒙古族自治县,蒙古族妇女勤考小有名气,特别是在两年前登上“中国好人榜”之后,她的事迹便被广为传颂。
一时间,赞美之词如潮水般涌来。提起这些夸奖,朴实的勤考有些害羞,轻声说:“哎呀,没什么,没什么,都是些小事情。”
这些“小事”还得从2003年说起。
2003年,20出头的勤考从老家甘肃省夏河县来到了河南县,跟老乡合伙在县城开了家小饭馆。一个偶然的机会,性格腼腆的她认识了为人热情的元旦,两人很快坠入爱河。没过多久,便回老家结了婚。
2006年,拿到中专毕业证后的元旦带着勤考从老家柯生乡次汉苏村搬到了县城,借了亲戚家一处闲置的房子安顿下来。离开了牛羊草场,两个人的生活变得有些拮据。为了补贴家用,除了靠县集贸市场里两间铺面的租金之外,心灵手巧的元旦开始在家制作手工艺品、画框等拿去卖钱。这一年,他们的大女儿索南华毛出生了。
日子就像洮河水般不断奔涌向前,转眼到了2011年。这一年,元旦在老家的侄女扎西拉毛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可家里还有两个妹妹需要人照顾。想着索南华毛也要上学,夫妻二人一商量便把扎西拉毛接到了家里。多了一个孩子,家里自然多了笔开销,小两口拿出多年的积蓄在老县政府门口开了一间小卖部。铺面不大,每个月的收入只够维持一家人的基本生活,特别是第二个孩子索南周毛出生后,俩人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元旦成为了孩子们的艺术教育老师。
2014年,跟扎西拉毛一样,8岁的卓玛措和6岁的才让拉毛成为这个家庭的新成员。说起来,两个小家伙跟勤考夫妇是老相识了。
原来,早在几年前她们的父母离婚后,姐妹二人和哥哥才旦扎西一起跟着母亲回到了次汉苏村。虽然家里有些草山牛羊,可一个单亲妈妈带着三个年幼的孩子,四口之家的日子总是过得捉襟见肘。听说这个情况后,元旦和勤考逢年过节回老家时,总要买些米面油和孩子的衣服前去看望。几年下来,两家的关系处得亲如一家。2014年,为了让孩子有个更好的学习环境,经过商量,勤考夫妇又把卓玛措和才让拉毛带回家中。
无独有偶。跟卓玛措姐妹俩境遇一样,旦增久美在父母离异后,一直跟父亲、爷爷生活在一起。父亲要是外出打工,年迈的爷爷无法照顾他的饮食起居;父亲倘若留在家里,一家三口便没了生活来源。听说亲戚勤考的故事后,父亲便把他托付给了勤考。
“当时8岁的索南华毛和扎西拉毛正在读小学,这三个孩子来了之后,卓玛措接着去念小学,旦增久美和才让拉毛去了幼儿园。多亏了国家的好政策,不收学费。幼儿园每人每年500多元的费用,省一省也就出来了。”元旦回忆道。2014年,由于房屋改造,小卖部的铺面被收了回去,家里一下子少了份收入。第二年初,元旦在县上找到了一份司机的工作,每个月有了1500元的稳定收入,不久后,三女儿旦增桑毛出生了。
那年8月,有段日子没有回过老家的两个人看到11岁的才旦扎西没去上学。一打听才知道,活泼贪玩的他总是从学校偷跑回家,次数多了,忙着四处打工的母亲也无暇顾及。征得母亲和孩子本人的同意后,勤考和元旦把才旦扎西带回了家。经过一番谈心与动员,9月份一开学,才旦扎西又重新回到了校园。
就这样,并不富裕的家庭并没有阻碍勤考夫妇爱心的脚步。
2017年,夫妇二人收养了4岁的才让昂毛;
2019年,5岁的扎西措毛成为了这个大家庭的一分子……
眼看孩子越来越多,原来借住的房子渐渐不能满足一家人的需求。2013年,元旦找朋友借了30万元,在县医院家属院买了处庄廓。院子不小,房间也很充裕,几个孩子学习、玩耍都有了各自的地方。
小卖部关门后,为了多份收入,在照顾几个孩子的同时,勤考找了份保姆的工作,每个月有1500元的工资。做饭洗衣,接送孩子上下学,半夜还要起来照顾年幼的旦增桑毛。几个孩子每天的生活学习都被她打理得井井有条,而有时候自己休息时间只有四五个小时。但再苦再累,她也始终坚定着自己的选择,从未后悔。
“我们对物质生活要求不高,家里最需要花钱的地方就是吃饭。平日里需要的牛羊肉、酥油糌粑都是父母亲从老家送来的,这方面开销不大。而且知道家里的情况,几个孩子穿的衣服、看的课外书基本上都是亲戚朋友送来的,给我们省了不少钱。”话虽如此,但只要听到孩子们需要什么东西,勤考夫妇从不吝啬。书桌上各种文具存货齐全,挂图之类学习用品也样样不少。然而,屋里的家具除了当年搬来的之外,都是上一位房主留下来的。搬进新家7年来,两人仅仅置办了一台电视机和一张条几。
虽然坚持“每分钱都要花在刀刃上”,但家里仍有周转不开的时候。迫不得已,元旦只能去朋友家借钱应急。
“没办法,江湖救急嘛。”虽然语调轻松,但生性豪爽的元旦脸上却闪过一丝羞赧。当年买房时借的30万元,到现在还有几万元没有还上。
“为了孩子?”
“不是为了孩子,是为了这个家。”
专属孩子们的绘画角。
俗话说,养儿容易育儿难。但面对这10个孩子,勤考和元旦似乎并未遇到太多“成长的烦恼”。在这个特殊的家庭里,不仅孩子们彼此之间十分亲密,几乎每个人都各有所长。旦增桑毛喜欢唱歌,才让昂毛爱好画画,刚刚结束的这个学期,二年级的旦增久美考了全县第一名……
这份“成绩单”的背后,有何秘方?
元旦透露,每天晚饭过后是一家人雷打不动的谈心时间。今天的天气如何,晚上最喜欢哪道菜、班里发生了什么新鲜事儿,哪怕是讲个故事、读个笑话,大家坐在一起畅所欲言,气氛融洽而又热烈。
“其实不是非得让孩子们说点什么,只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新成员更快地融入我们这个大家庭。特殊的成长环境对他们的心理都有所影响。时间久了,原本内向的孩子也慢慢变得开朗起来。”
说起夫妻二人教育孩子的方式,“虎妈猫爸”应该算是个妥帖的形容。10个孩子的小事大事都由勤考操心,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细节之处总是严格而又细致。五年前,元旦开始给孩子们制定作息计划表,几点起床、几点学习,睡前洗脚等事无巨细都罗列出来,让孩子们从小就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等他休息下来,就带着孩子们画画、弹琴,举办家庭音乐会,大人孩子玩在一起、闹在一起。亦父亦友的关系让他成为了家里的“调解员”,一旦发现孩子之间闹了别扭,他的出现总是能及时化解矛盾。
“处理这些小矛盾,一定要做到公平,谁做得对,我就站在谁那边。”
游戏的时间总是格外快乐。不一会儿,几张红扑扑的小脸上就挂满了汗珠。虽然放假在家,但勤考还是把孩子们收拾得干干净净,特别是几个小女孩,每个人头上戴着不同款式的发卡。
“小姑娘爱美,就应该打扮得漂漂亮亮。”虽然自己穿着朴素,但小女孩的心思勤考总是能猜到。可这十几年来,她几乎从来没有给自己买过一件新衣服,就连几个姐姐送来的旧衣裳也都是穿了又穿。跟几个孩子相比,浑身上下除了一串项链之外,再无其它饰品。
“哈哈哈,这绿松石是假的。你摸,塑料疙瘩!”笑声过后,勤考告诉记者,她觉得现在的生活很好:“我自己没啥文化,让这10个娃都上学,是我们两口子觉得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要说最大的心愿,就是想培养出几个大学生,只要他们愿意念,我们砸锅卖铁也供!”
//采访手记 人间有味是清欢//
一对平凡的夫妇、10个孩子、中国好人榜……在去采访勤考一家人时,我脑海中闪现过很多画面,但是当我走进这个普通的小院,看着眼前这个穿着朴素的女人时,这些念头似乎都被打消了。
也许是因为陌生的原因,勤考比我想象中还要腼腆。刚说起照顾这些孩子的话题,她的脸就红了,羞涩的笑容始终挂在脸上。相比而言,性格豪爽的元旦倒是成了采访的主角,笑着跟我分享了这十几年来的一些事情,如何跟这些孩子相识,平日里如何相处等等。直到后来,渐渐熟悉采访环境的勤考加入进来,话题才不断打开。
坦率地说,如果站在读者的角度来看,这并不是一个好故事。十几年来的艰辛统统淹没在了两口子的笑容里,几乎找不出半点痕迹。哪怕在我的询问下思索再三,两人也没有讲出一两件让他们印象深刻的故事。这一家人的生活仿佛就像是一杯清茶、一盘野菜,清清淡淡。
即便如此,采访中仍有两处让我颇受触动。一是元旦讲完向朋友借钱的事情后,我接话说这都是为了孩子,他立马反驳道:“不是为了孩子,是为了这个家。”另一处是听记者夸她的项链很漂亮时,勤考俏皮地笑着,告诉我项链是假的。神情中没有一丝不快,甚至还有些觉得自己十分机智的味道。
也许在我们看来,勤考一家的生活并不富足。但十几年来,即便面对质疑和不解,她却依然坚守本心,保持原有的质朴与简单。生活中的困难并没有把他们打倒,反而让两个人变得更加乐观与坚强,选择去承担更多的责任、去帮助更需要帮助的人。透过这个家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的富足不仅仅体现在物质水平上,更体现在精神层面。这才是真正的富足。
当然,正如我们所了解的那样,几个孩子的童年生活都不算美好,父母离异、无人照料,这样的经历让他们的心灵遭受了伤害。作为旁观者,我无法衡量他们现在的生活状况,也不知道他们心中的那道伤疤现在是否已经愈合。但我想,若干年后,当他们长大成人,这段经历,应该多少都会让他们感受到爱与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