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几场雨雪,让整个河曲草原渐渐泛黄,远处的“雪多”山早已白雪皑皑。
雪多山下好牧场。 青海日报记者 马振东 公保安加 陆广涛 摄
这是河南蒙古族自治县赛尔龙乡兰龙村牧民索南达杰一年中最忙碌、最幸福的日子。一大早,喝过媳妇煮的滚烫奶茶,他就忙着去看护他的160多头即将出栏的牦牛。
为了放牧好160多头牦牛,索南达杰带着媳妇已经在牧场里住了大半年帐篷了,县城里的新家、村子里的院子都已经很久没有打扫过了。
索南达杰是村里合作社的放牧员,因为自己草场小、质量差,几年前,连带着自家草场和22头牦牛入股了村里的合作社。
“原来想,入股了合作社,自己也轻松了,可以去外地打工见见世面,可出去之后依然牵挂的还是眼前这片草原。”祖祖辈辈生活在这片草原的索南达杰怎么也舍不得手中的牧鞭。
眼下,操心了一年的160多头牦牛即将出栏,市场价超过150万元,到年底前整个合作社还有三批牛羊等待出栏,种植的新型牧草正在收割,等牛羊都出栏了,也就快到了合作社分红的时候了。
去年,索南达杰因为出色地完成了合作社的放牧任务,工资之外获得了合作社3万多元的奖励,加上放牧员的工资、草场和牛羊的分红,一年下来家庭收入超过10万元。
“到哪儿打工能赚这么多钱,现如今,我县里有楼房、村里有小院、草原上还有帐篷,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了。”索南达杰说。
从普通牧民成长为现代牧场工人,许多像索南达杰一样的牧民在科技部门引导下实现了经营模式从散户收购到联户经营合作社的转变,解开了牛羊养殖“夏壮—秋肥—冬瘦”的“死结”。
从索南达杰的草场向南15公里,赛尔龙乡兰龙村生态有机畜牧业专业合作社11栋畜棚一字排开。不远处,投资1500万元的18栋现代化畜棚正在加紧修建。
“看到这头健硕的公牛了没?这可是去年全县牦牛公牛评比冠军,别人出价15万元我们都没卖!”看着眼前成群的雪多牦牛,兰龙村党支部书记、合作社负责人长爱高兴地说:“全县最好的牦牛都在这里了。”
看着眼前的牦牛,长爱掰着手指头给我们算了一笔账:“随着越来越多的村民入股合作社,现如今合作社总面积1.76万公顷、可利用草场1.25万公顷,全村126户447人,入股率达到99.2%,通过‘牧户+合作社+公司+订单+互联网’的经营模式,2019年度纯收入达到822.3万元,人年均分红达到8834元。”
同时,村里还成立了肉食品加工厂,经过精细加工分类后的牦牛肉每千克能卖到360元至400元,且供不应求。
从长爱口中我们得知,2018年县委、县政府将兰龙村定为“有机大牧场”试点村。也正是从这一年起,兰龙村的养殖终于迈上了“国际化”轨道。
“我们对合作社入股的牦牛进行了有机追溯耳标佩戴、信息录入和上传,到现在5739头牦牛全部有了自己的‘身份证’”。
为突出有机、绿色、无污染的资源优势,真正把“有机大牧场”建设成为特色优势有机产业发展的领跑者,河南县全力打造“雪多牦牛”“欧拉羊”地方优势品牌。扶持有机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基本完善,现代畜牧业产业体系基本建成,真正使赛尔龙乡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雪多牦牛”“欧拉羊”特色产业优势区,牛羊半成品生产基地和精深加工基地。
去年开始,兰龙村还引进了新型移动物联网技术,通过对草原载畜量的动态测量,植入电子标签对放养牲畜全生命周期的数据实现跟踪与管理,以数据为支撑让牧户通过手机App、网站或是扫描二维码随时查看牲畜运动轨迹。
“以后我们放牧都成了高科技了!”这个偏远民族县的“互联网+”畜牧业正在逐步掌握国外先进牧场所匹配的现代化天然放养的技术水平,为其实现“新型职业化放牧、订单化养殖、品牌化运作等模式”的转变提供了强有力的绿色生产技术支撑。
展望未来,长爱充满信心,“现如今我们正从有机牧场迈向‘智慧牧场’发展,下次再来,就能看到我们的牧民们用手机放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