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沟:昔日垃圾沟变身生态谷

来源:西海都市报     发布时间:2022-05-25     作者:季蓉

漫步西宁市城西区火烧沟生态公园,移步皆是景,举目满眼新,随处可见市民散步休闲、慢跑健身。居住在海湖新区一小区的杨女士,经常和家人一起到这里散步。休闲之余,她还不忘将美景拍摄成短视频,分享给朋友。

看着火烧沟内或在绿道上散步,或在休憩驿站内坐着聊天的市民,火烧沟生态修复项目工程师魏通感慨万千。“环境变好了,来这里的市民也多了。”

科学规划 生态修复

肉眼可见的改变,充分彰显着城西区推进火烧沟生态综合治理,为建设现代美丽幸福大西宁作出的贡献。

为全面做好火烧沟片区深层次的生态修复工程,2016年4月,经过西宁市委市政府批准,城西区启动火烧沟生态修复综合治理项目。2017年起,城西区火烧沟生态修复综合治理项目开始规划、拆迁、清理垃圾。

项目投资12.4亿元,规划范围长约5.5公里,面积达585公顷,规划区北侧紧邻西宁市主干道昆仑西路,距海湖新区核心区仅2公里。

规划结合产业布置、生态修复、乡村改造等,提出“一廊两带三核”的空间结构理念,定位“夏都生态景区”,力争通过8年左右的时间,将火烧沟建设成为西宁市民休闲游赏的后花园、西宁夏都品牌生态旅游目的地。

一廊:火烧沟风景画廊,是生态景区核心轴线,是城市通往自然的山水画廊。风景画廊划分为四大功能区,即自然郊野区、休闲游憩区、特色小镇和运动体验区。

两带:因地制宜,打造大掌湾村康体休闲游憩带,以完整的传统民居,领略河湟历史。规划高原特色西岔门村乡土文化体验带,开发西宁首个田园综合体,勾画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升级蓝本。

三核:生态教育核,以火烧沟入口的生态教育为依托,建设西宁首个生态公园,展示大南山及火烧沟艰苦卓绝的改造过程,进行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教育。休闲生活核,重新植入康体休闲产业,形成西宁康体休闲发展的带头品牌。乡土文化核,现有村庄改造升级,移民搬迁打造特色小镇,形成新模式的田园综合体。

至此,火烧沟如凤凰涅槃般脱胎换骨。

生态景观 别具匠心

根据“一廊两带三核”空间总体规划,以及场地自然划分和道路自然分割,项目建设了七大分区,即疏林草地区、彩林廊道区、果香鸟语区、丁香山谷区、森林花海区、桃花谷区、松涛林海区。每个分区都种有不同品类的植物,打造了“一谷一世界”的生态景观。

当记者再次进入火烧沟生态公园时,看到各个分区内的苗木种植工作基本结束。“现在每个区域还是有工人在做苗木补植补种和养护工作。”魏通介绍。

疏林草地区是进入火烧沟后,市民所见七大分区中的第一个区域。绿道周围,白桦、国槐、新疆杨、独杆紫丁香等大小乔木、地被、花草都已经栽植完毕。这个区域种植的植被,大部分以绿色为主。

疏林草地区对面是彩林廊道区。这个区域内种植的植物以绿色乔木为主,在此基础上还搭配种植了金枝槐、金叶榆、金丝柳、紫叶稠李、金叶复叶槭等彩叶植物。

径直往园区内走,丁香山谷区映入眼帘。在面积14万余平方米的丁香山谷区,暴马丁香、独杆紫丁香、金叶丁香、匈牙利丁香、羽叶丁香、大花重瓣洋丁香、波峰丁香、什锦丁香等31种丁香树也已种植完毕。

无论是漫步在修建好的木桥栈道上,还是穿行在“枯山水”的微缩式园林景观中,市民都可以与颜色不一的丁香花来个亲密接触。在丁香山谷区广场上,有一处丁香博物馆,这里栽种的羽叶丁香、黄丁香、辽东丁香、四川丁香、大花重瓣洋丁香等稀有品种,都是从西宁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引进的。

作为火烧沟“一廊两带三核”景观结构最大的特色,丁香山谷区实现了三季有花、四季有绿的场景。“每年5月中旬伊始,这里的丁香花慢慢开放,会吸引许多市民来赏花。”魏通说。

站在丁香广场观景台遥看沟东面,可以看到丁香山谷区对面,种植了六七千棵山桃的桃花谷区,和种植了青海云杉、油松、白桦等大小乔木的松涛林海区。

果香鸟语区是位于火烧沟最南边的一个区域。这里种植了许多青海地区特色结果树木,如海棠、山桃、山杏、杜梨、李子、沙枣等。“每年八九月份,其他区域的花都差不多开完了,果香鸟语区内的果树都结果子了。”魏通说他会和同事到这里品尝水果。

配套设施基本建成

如今,一些分区内具有特色的文体设施,以及观景台、青海特色的21组富有河湟文化特色的景观雕塑、休憩驿站、公共卫生间、路灯、监控、智慧灯杆等基础配套设施基本建成。

沿着步行绿道前往疏林草地区深处,一座下沉式的欢乐谷广场映入眼帘。广场内铺设了各色塑胶。修建完成后,这里还将放上十几件儿童娱乐器具,必将是市民休闲观景、儿童游乐的好去处。

彩林廊道区为市民提供了一处运动休闲的场所。顺着修建好的绿道往里走,记者看到,这里修建了4个运动场,包括篮球场、5人制足球场、羽毛球场、网球场。“后期这些运动场里,都会安装器械设施。”魏通说。

此外,火烧沟所有分区内共设有5处休憩驿站、4处公共卫生间和8处成品化一体公厕。“每个区内基本都建了停车场,在丁香山谷区还设置了30个充电桩。”魏通说。

满眼皆绿 初具规模

启动火烧沟生态修复综合治理项目至今,已完成沟内3块国有土地的征收、3个村集体土地的流转和16.4万平方米建筑物的拆除工作;完成了80万立方米垃圾清运、80万立方米整地换土和10万立方米堰塞湖整治任务;实施了绿化面积为118.54公顷的景观绿化工程,绿化率由最初的10%提升到现在的70%;完成了5.5公里的绿化灌溉管网建设工程;完成了1.5公里的火烧沟沟口人工湿地净化工程。

经过5年的综合治理,火烧沟“一廊两带三核”结构已初具规模。在一条东西横跨的“绿带”牵引下,一幅绿色画卷徐徐展开……走进火烧沟,成片的山桃、山杏、云杉和造型油松等树木,给沟壑纵横的两岸铺上了绿色;各种走禽、飞鸟陆续前来“安营扎寨”。雨后,沿着清澈的河流,漫步在人行绿道,满眼都是绿色的山林、开阔的草地、浪漫的花海,宛若走入一幅油画之中。

火烧沟生态修复综合治理指挥部办公室工作人员刘磊介绍,目前火烧沟各个区域的景观提升工程已具雏形,达到了基本建成、基本竣工的条件。

今年,火烧沟内还要建设两座桥,将实现火烧沟内东西两侧空间的串联。“到时前来游玩的市民可以从沟西面直达沟对面的桃花谷区和松涛林海区。”刘磊说。

“生态似水,发展如舟”。漫步在火烧沟,记者看到,即将实现完美蝶变,成为城郊聚集新天地的火烧沟,正在努力探寻美丽城郊建设新模式,建成西宁市生态修复及沟道综合治理的典范,让市民看到它的前景,看到它的美,看到希望……那是绿色的希望。

[责任编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