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素质过硬西宁产业工人队伍

来源:西宁晚报     发布时间:2022-05-25    

近五年来,西宁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协调小组在市委坚强领导和省产改协调小组精心指导下,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市委关于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全力推进各项改革措施落细落地,改革带来的变化正广泛惠及全市广大产业工人,深刻影响西宁经济社会发展,对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产业工人队伍,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起到了积极助推作用,为聚力建设现代美丽幸福大西宁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效。

强化思想引领 保障产业工人主人翁地位

不断强化“党建带动群建,群建服务党建”工作。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党员发展工作,把技术能手、青年专家、优秀工人等产业工人队伍中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组织中来,提高工人党员比例。新建工会组织279家,组建市快递行业工会联合会、市道路货物运输行业工会联合会等新就业形态行业(商圈)工会组织13家,覆盖快速员、货运司机、保安员、拉面工等约2.5万人。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思想政治工作方案》,深化“中国梦·劳动美”主题宣传教育,持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企业、进车间、进班组。深入开展各类主题活动300余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开展10个100系列文化活动和“唱支山歌给党听”“我在西宁歌颂党”等群众性文艺活动2600余场次。提高产业工人政治地位,在党委、人大、政协、群团组织的代表大会代表、委员会委员中的比例均逐步提高。举办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培训班200余期,扎实推进全省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示范和先进单位评选,进一步增强广大职工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积极性主动性,保障职工参与管理和监督的民主权利,切实保障产业工人主人翁地位。

提升技能素质 发挥产业工人主力军作用

加快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制定出台《西宁市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关于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高紧缺人才培养培训质量指导意见》等文件,整合县区教育资源,加强产教融合、促进校企融合,加大西宁产业工人队伍技能人才的培养。改革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出台《西宁市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细则》等文件,深入落实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制度;制定出台《西宁市新型学徒制实施细则》,在全省率先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制定《西宁市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扎实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不断提升技术工人技能等级和产业工人待遇。创新职业技能培训方式。组织实施多工种、实用型、订单式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不断发展壮大“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积极培育高技能人才。立足产业优势,在锂电、光伏、铝镁合金、生物医药等重要产业领域引育高技能人才41名。全市人社部门共完成职业技能培训15.27万人(次);全市各级工会组织开展产业工人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培训职工近8万人。深化建功立业劳动竞赛。每年参赛行政企事业单位3000余家,参赛班组1.5万余个,参赛职工10万人(次)以上。举办西宁市第五届、第六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涉及藏毯绒纺等传统行业和多晶硅、锂电池、光纤等新能源、新材料45个行业70多个工种(项目),覆盖职工25万余人(次)。

拓宽就业渠道 加快农民工向产业工人转型

多举措落实农民工平等就业政策。制定出台《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稳定和扩大就业工作措施》《关于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的若干措施》等文件。拓宽转移就业渠道。全市农村劳动力流动转移就业123.38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71.54亿元。加大农民工职业培训力度。扎实开展电工、焊工、营运车辆驾驶员、拉面工、保安员、插花花艺员、护理员、家政服务员等不同行业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全市累计举办农民工培训班108期,培训农民工8.27万人(次)。

不断完善体系 推动西宁产业工人创新能力建设

开展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深入开展技术革新、技术协作、发明创造、合理化建议、网上练兵和“五小”等群众性创新活动竞赛,每两年组织开展一次“职工优秀创新成果”评选活动,每年申报“职工优秀创新成果”200余项;开展技术创新攻关难题356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500余项,填补企业行业技术空白450余个。加强产业工人培训体系建设。累计创建职工岗位技能培训中心(点)20家,劳动和技能竞赛基地6家。落实《西宁市支持科技创新若干奖励措施(试行)》,积极创建科技创新平台,建立市级引导,县区、园区配套的创新主体建设发展工作机制,不断完善职工创新能力建设体系。

强化协同推进 西宁产改试点工作成效显著

制定出台全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要点和试点工作方案,协调9家成员单位、37家落实单位,扎实有序推进产改试点工作创新发展。2020年“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深化年”,启动第一批试点。2021年“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提升年”,启动第二批试点,扎实推进产改工作取得实效。西宁市作为第一批省级试点单位,世纪职校、公交集团等4家单位作为第二批省级试点单位,充分发挥示范引领、突破带动作用,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不断突破难点、创新方法,以试点为样本,把经验化为行动、把问题变成挑战,不断探索产改工作推进新模式,形成可供借鉴的宝贵的产改试点的“西宁经验”。

倾情倾力关怀 不断优化产业工人成长社会环境

认真落实就业服务、职业培训及劳动维权“三位一体”工作机制,逐步建立完善“两金三制、日常巡查、专项督查、联合惩戒”制度机制,制定出台相关文件,开展“根治欠薪冬季攻坚行动”,充分体现产业工人劳动价值。印发《西宁市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服务保障企业用工十条措施》,不断改进产业工人技能评价方式,助力企业发展。广泛开展服务农民工公益法律服务行动,持续深入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完善劳动安全卫生监察监督机制,切实保障全市产业工人劳动安全健康权益;企业劳动合同制度全面实行,集体合同持续签订,签订率和履约质量不断提高;会员(代表)大会、民主选举、会员评家、厂务公开等内部运行制度建立健全;加大企业困难职工群众解困脱困工作。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开展劳动模范、西宁工匠和高技能人才进企业、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等“十进”宣讲活动,深入持久宣传产业工人的先进事迹。充分发挥多媒体矩阵作用,多措并举大力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鼓励创造的浓厚社会氛围。

2022年,站在新的起点上,西宁市产改协调小组将根据市委、市政府和省产改协调小组相关部署要求,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引领;进一步抓好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做好产业工人权益维护;进一步加强产改工作统筹协调;进一步加强服务职工阵地建设;进一步营造产改工作社会氛围;继续深入推进全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走深走实,推动西宁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迈上新台阶。

[责任编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