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人: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工商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 刘伯林
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青海、两次参加全国两会青海代表团审议重要讲话精神,牢记“在青海不谋民族工作,不足以谋全局”的殷殷嘱托,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举全省之力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在全国率先成为所有市州和70%的县(市、区)建成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以机制创新牵引工作高位推进
把创建作为全局性、长远性工作,2013年全面启动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8年接续奋斗全面完成既定目标,2020年,提档升级,开启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的新征程,紧紧抓住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召开的有利时机,争取国家层面支持,中央文件明确支持青海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举措。实践中,我们锐意改革,在全国开创党委统揽创建的先例,实施创建“一把手”工程,实行书记、省长“双组长”制,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4份政策性文件,每年省委全会和全省两会专门安排部署,形成党委主导、政府负责、各方参与、齐抓共管的大创建格局。在全国首创民族团结专项考核机制,纳入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两次获得中央统战部实践创新奖。在全国率先实施创建工作第三方评估,先后对14个地区实地评估,探索形成创建工作绩效管理机制。在全国率先建立示范单位动态管理办法,建立优续劣汰机制,先后对56个地区和单位复检复验,树立创建工作永远在路上的正向导向。在全国首创资金奖补机制,对全国、全省示范区、示范单位和教育基地、青少年示范点专项奖补4.71亿元,以特殊支持推动工作创新发展。颁布《青海省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条例》,6个自治州全部出台《民族团结进步条例》,成为全国最早出台专项法规的省区之一。
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把思想引领作为基础性工作,针对党员干部、农牧民、务工人员、学生、宗教界等不同群体,把民族团结纳入干部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全过程,广泛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成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筹建专家智库,成立3个省级研究基地,连续39年开展宣传月活动,创立马背宣讲队、双语专家团、宗教人士宣讲组等特色宣讲队伍,编印300多万份民族团结宣传读本,在媒体开设《民族团结一家亲》专栏,先后举办微视频微电影展播、民族团结进步歌曲传唱、网上有奖答题等活动,“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成为各族干部群众共同价值追求。出版《青海民族发展报告》蓝皮书、《青海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风采录》,编印《先进事迹读本》,编辑《教育读本》《经典故事集》,大力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稳步推进中华民族视觉形象工程,发布青海民族团结进步形象标识,推进建设主题公园,建成8个教育展馆,打造纪念碑、雕塑、宣传长廊156个,着力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加大示范引领带动,出台示范区和单位命名办法,实施“三百工程”,命名127个省级示范区、单位、教育基地和示范点,建成全国示范单位和教育基地42个,选树全国先进集体和个人260个,省州县三级先进典型3700多个,营造了全民共创共建的浓厚氛围。
大力促进“民族团结+”融合发展
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坚持所有改革发展赋予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意义,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融合发展行动,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与高质量发展、民生改善、打造“四地”建设等战略有机融合,编制实施民族地区和较少民族、青甘川三省交界地区平安与振兴等发展规划,全面推进民族地区社会、教育、卫生、文化等各领域事业,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水平逐步提升,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藏族文化、热贡文化、格萨尔文化等4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打造热贡艺术、格萨尔、玉树土风歌舞等文化品牌,举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民族民间舞电视展演等活动500多场次,创作《松赞干布》《热贡神韵》等文化精品,厚植了中华民族团结融合、多元一体的精神内涵。大力发展高原养生、极地探险、生态观光等民族地区特色旅游项目,一大批农牧民吃上了生态和民族特色旅游饭,绿水青山成为了惠民富民的金山银山。大力支持“拉面经济”和“青绣”产业发展,支持20万各族群众“一碗拉面”托起幸福生活,引导30万农牧区妇女从事“青绣”产业巧手脱贫,“舌尖上的拉面”“指尖上的青绣”成为彰显民族团结价值的青海特色产业。
加强交往交流交融
着力推动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着力夯实基层基础,扎实推进创建“十进”活动(家庭、社区、乡村、学校、机关、企业、寺院、军营、网络、市场),命名十进典型近70万个,建成110个“社区石榴籽家园”,引导各族群众同过中华民族传统佳节、携手抗击疫情、共同创业致富,构建了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条件。深化对口援青、东西部协作,组织群众外出务工、青少年赴外省市开展夏令营和冬令营,6400余名民族地区学生异地就学,大力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启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五年再提升行动,培训中青年2.98万人,组织各民族学生开展联谊交流、手拉手行动,促进各民族全面交往、广泛交流、深度交融。强化少数民族务工人员跨区域服务管理,与20个流入地省市建立服务管理协作机制,设立88个办事机构,引导群众融入当地、服务社会、争做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