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柳村的“芳菲路径”

来源: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2022-05-25     作者:马振东 通讯员 格 组

“今儿个中午有羊肉糊茄、凉拌西兰花、芹菜炒肉,主食有米饭,也有花卷,味道‘攒劲’得很啊。”5月23日中午,刚在村里爱心食堂吃过午饭的罗明山咂摸着嘴说,“现在这日子闻着味道都幸福着嘞。”

罗老汉所在的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郭勒木德镇红柳村,自去年12月开设了爱心食堂后,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可以免费在这里用餐,这可乐坏了像罗老汉这样年龄大了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

“我们村里很多老人的子女在外面打工、上班,中午没时间给老人做饭。年龄大了的老人,家里做饭,忙活半天做多了,剩饭好些天也吃不完,对身体也不好。”红柳村党支部书记李国善说起办餐厅的初衷娓娓道来。

“这几年呀,村子发展越来越好,要为乡亲们办几样大实事儿。”李国善说。

距离格尔木市中心12公里的红柳村,是一个建村不到10年的“年轻”村庄。

2013年下半年,格尔木市因修建道路,将郭勒木德镇东村40家村户拆迁安置到了一个叫红柳的地方,村名也就叫了红柳村。

因为是新成立的村子,村子里只有两名正式党员,村“两委”班子不团结,党组织软弱涣散,2014年还被格尔木市评了个“后进村”。

“2016年,多亏国家实施了精准扶贫政策,村里来了驻村工作队,带动起大家创新干事业。”李国善说:“之后,正是在一任任‘第一书记’的帮扶下,村里摘掉了‘后进村’的帽子,还成了海西州的党建示范点。”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村子自从有了一个强有力的党组织后,一年年,红柳村有了可喜的变化。

村里的土质不好面积却很大,如何变“废”为“宝”?李国善和其他村民一起凑了39万元,成立了仁达合作社,决心用自己的全部家当开垦这片荒地。

到了2015年,合作社种植枸杞获利80万元,但后来枸杞市场大不如以前了,李国善思谋:“靠一条腿走路不行,趴下去就站不起来了,趁热改行才是正确的出路。”

2016年,在停止扩大种植枸杞面积后,合作社正好赶上了政府的“菜篮子”计划,7座温室大棚就这样建起来了,李国善带领村民开始种植无公害的瓜果蔬菜。

“虽说都是地里刨了一辈子食的老把式了,可一直种小麦、青稞、洋芋蛋蛋的呀,而今要转型发展大棚瓜果蔬菜,大家手忙脚乱了一阵子,难坏了种粮的乡亲。” 最后,在市里农业技术服务人员的指导下,村民很快就上了手,当起了“菜农”。

穷则思变,围绕格尔木市“菜篮子”市场大做文章。李国善便带领村民甩开膀子,搞起了多元化的“循环农业”,修起了鱼塘,盖起了鸡舍,养起了“八眉猪”,种起了沙葱,建起了大棚……他们的绿色无公害蔬菜,在格尔木供不应求。

十年弹指一挥间。如今,蓬勃发展的红柳村成为以绿色农产品为主业,以乡村旅游为依托的高原美丽乡村。

“周末,我们一家老小经常来红柳村农业创新园,采摘点新鲜蔬菜,买点新鲜的土猪肉。夏天还可以钓钓鱼,有时候还在这里吃饭,新鲜、干净、美味。”走进仁达合作社循环农业创新园,游客一边享受采摘的乐趣,一边观赏无土栽培植物,一边吃着农家饭。

“这里早就成为咱格尔木人周末休闲的‘后花园’了。”在格尔木谈起仁达合作社,几乎无人不晓。

一路走来,仁达合作社像一个“聚能团”,让松散的村民、分散的资金汇聚在了一起。目前,仁达合作社年销售收入达500多万元,带动了200多名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让乡亲们吃上了“旅游饭”。

正是有了产业作支撑,村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如今的红柳村,村庄道路得到硬化,村文化广场扩大了,道路两旁装上了太阳能路灯,村里通了公交车,新的卫生院、村公立幼儿园、小学投入使用。

“现在我们这里不光生活方式完全与城市接轨,教育、医疗、养老等已经达到城镇化标准,甚至比城里人还优越!”李国善感慨地说:“民生是乡村振兴的大事儿,这几年,我们考察了山东等地一流的敬老院、幼儿园等经验和做法,深受启发。眼下,我们还达不到那样的水准,但我们会更加努力,逐一实现,为红柳村铺就一条通往幸福生活的康庄大道。”

[责任编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