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喜迎二十大 / 要闻

党的声音来 格桑花正开

来源: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2022-11-01     作者:洪玉杰

给学生解读党的二十大报告。本报记者 洪玉杰 摄

室外,秀麻草原的阳光和煦温暖;室内,大家聆听宣讲掌声阵阵。

10月31日,党的二十大代表、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县尕巴松多镇贡麻寄宿制小学教师刘秀青,回到了自己曾经教学24年的秀麻乡斗后索寄宿制小学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

因为路好,到的时间比较早。刘秀青记忆里原本从同德县城到斗后索寄宿制小学整整一天的路程现在缩短到仅仅一个半小时。

得知刘秀青要来宣讲的消息,秀麻乡的群众很期待,早早聚集在斗后索寄宿制小学的“红色感恩厅”,村民、教师、学生,大家或搬个小马扎,或直接席地而坐,有几个刘秀青早年教过的学生,手捧哈达一直在学校门口等待着。

秀麻乡是一个纯牧业乡,地广人稀,牧民群众居住分散,党员干部深入牧户传达和落实党和国家的各项惠民政策难度较大,但是对于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宣讲,乡党委政府干部早早奔走相告,早早集中在了学校中。

“作为一名普通基层的、牧区的教师,能参加党的二十大、见证这一重要历史时刻,是我莫大的光荣。”在秀麻乡群众热切的期盼中,刘秀青打开了话匣子。从10月24日返回同德,刘秀青就忙于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因连日来紧张工作和长时间用嗓,她的声音有些嘶哑,但她却依然情感充沛、铿锵有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在现场听到这样的内容,心情激动得不知道如何表达,感觉我们教师是这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听着刘秀青用一口流利的藏语解读,现场的学生、学生家长、老师、村民都频频点头。

“习近平总书记还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强化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普惠发展’等等关于教育方面的论述,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听了这些话感到特别暖心……”

以蓝天为幕布,以学校为舞台,雪后的秀麻初晴,寒冷的天气挡不住大家聆听“精神食粮”的热情,刘秀青把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多次提到的教育的内容跟大家分享,大家如同在现场听报告一样,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虽然任职时间不长,但是秀麻乡党委书记许正平最能感受到近几年的变化,“我们享受到党和国家的一系列惠民政策,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乡村振兴……这些亲身感受到的改变,都得益于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如今,通过刘秀青代表再次聆听到党的二十大声音,让我们打心眼里感恩,充满力量,充满信心。”许正平的话说出了大家的心声。

“刘秀青老师教学的时候,学校只有两排小平房,围墙是土坯墙,黑板是边缘不整的水泥抹成的,取暖得用干牛粪,条件十分简陋。现在不一样了,现代化的教学设备、高水平的师资力量,高质量的教学模式,牧民们的教育理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党和政府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斗后索寄宿制小学校长万玛项青感慨道。

如今,斗后索寄宿制小学在校生数量由当初的80余名增加到700余名,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也大幅度提高了,原刘秀青所执教的学科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甚至有好些学生大学毕业,走上了重要的工作岗位,草原深处的沧桑巨变清晰可见。

宣讲从13时30分许开始,持续了近3个小时,现场近400名村民、学生、教师全神贯注,认真倾听,仔细记录;不少与会的乡党员干部还打开手机翻看党的二十大报告内容,结合刘秀青的宣讲对照学习。

临近宣讲结束,刘秀青还专门去看自己曾经工作过的办公室,教学楼,她笑着表示,“能用学生、家长能理解的语言、喜欢的方式,向他们传递好党的声音,心情特别激动,看着孩子们能够如同草原上的格桑花一样成长,心情特别激动,如果身体允许,我还想再回到我教学过的斗后索寄宿制小学,再教24年。”

[责任编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