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在雪域高原飘扬 党史在草原牧区传扬

来源: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2021-05-01    

1.jpg

玛沁县东倾沟乡马背宣讲队开展党史巡回宣讲。 玛沁县东倾沟乡供图

四月的玛沁草原春意渐浓,雪域高原上的党旗迎风高高飘扬。镰刀和锤头、鲜红的党旗,让这里凝聚起了奔涌向前的力量……

“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过去一顶帐篷一口锅、一群牛羊四处游的传统游牧生活充满了艰辛,现在越来越多的牧民过上了幸福的小康生活,是共产党给我们带来了光明和希望。”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东倾沟乡当前村的老支书、老党员扎昂说。这两天,72岁的扎昂在“牧民党课”上,用自己的经历告诉身边的人,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学习党史、缅怀先烈、感恩奋进,教育和引导他们,真正做到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针对地广人稀,牧民居住分散且点多线长的实际,玛沁县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将党史学习教育与“十化”党建举措充分融合,全县各级党组织坚持在学中干、干中学,在学习形式、内容、方法上坚持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结合,注重讲活历史故事、用活红色资源、搞活教育形式,激活干事创业精气神的“动力源”,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开花结果。

“1+10+N”党建模式,打通党史学习教育“最后一公里”

在海拔4200米以上的玛沁草原,一阵马蹄声由远而近,原来是马背宣讲队的队员们为牧区党员群众送来了“精神食粮”,巡回宣讲党史,把党的声音和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怀传递至最后一公里、最远一家人。

“各位党员同志,大家好,今天为大家分享雪山愚公自力更生凿出幸福路的故事。1973年,来自山西的抗美援朝老兵陶振华来到当时的玛沁县雪山公社,接任党委书记……”最近,东倾沟乡“党史学习教育”微信群传来一段悦耳的语音。原来是乡干部通过藏汉双语的方式开展“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主题宣讲工作,让牧民党员群众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党员在哪里,组织就在哪里;牧民群众在哪里,党史学习教育就送到哪里。何谓“1+10+N”?“1”是夯实党在农村牧区的执政根基;“10”是党建工作制度化、大众化、地域化、通俗化、生产化、生活化、精准化、具体化、时代化、实效化的10项具体措施;“N”是以党建为引领,统筹推进各项工作,使得党建成为解决基层问题的“万能钥匙”。在“十化”党建模式的指引下,玛沁县充分凝聚民智民力,发挥党支部领导下的村民自治组织优势,在全县35个行政村成立生产发展、纠纷调解、环境保护、互帮互助、卫生评估、治安联防、教育督导、精神文化、保障联络、联系协调、效率督导11个专项工作组,根据干部党员群众专长编入其中,充分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引导群众自发参与到产业发展、环境治理、矛盾调解等村级事务中去。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好党史故事,玛沁县各地各部门通过开展集中学习、交流研讨、专题讲座、读书会、流动党校、主题宣讲、观看红色电影、走访慰问、文艺下乡、参观教育基地,以及“马背宣讲队”“摩托车宣讲队”“红旗广播站”“十一个专项工作组(十一支志愿服务队)”等宣传载体,通过发放藏汉双语党史学习资料,用群众能听懂能记住的大白话、家常话深入田间地头、牧区草场,讲百年党史,激发群众爱党爱国情怀,有效推动全县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不断升温。

激活“红色细胞”,将学习成果转化成为民服务的实践成果

虽已到春季,但玛沁县时常会降雪,从各个乡镇通往县城的路段积雪给过路的群众和车辆带来诸多不便。寒风凛冽,牧民党员和群众自发集结,带着铁锹、铲子等工具,一边清扫积雪、一边引导车辆安全通过,全力确保道路安全畅通和群众出行安全。

“今天屋里屋外收拾了吗?生活垃圾倒了没有?”在东柯河村五社,东柯河村卫生评估组的忠措正挨家挨户进行环境卫生日常检查。

“放心吧,院里院外都打扫过了,村道我也顺带扫了。现在环境变美了,生活条件比以前有了明显变化,家里干净了,心情特别好。”村民塞日吉说。干净整洁的院落,为美丽的草原增添了无限生机;阳光透过干净的窗户把客厅照得亮亮堂堂,这就是塞日吉的家,也是整个玛沁县农村牧区环境整治的缩影。

“‘十化’党建工作的有效开展,极大提升了村级党组织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服务的能力,党员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荣誉感和主人翁意识空前高涨。”赞根村党支部书记官却深有感触地说。多年来,他和他的矛盾纠纷调解队伍穿梭于牧民的帐篷、牧场中,以拉家常等形式了解牧民群众所思所盼,及时掌握群众生活生产中的摩擦和矛盾纠纷。如今“官却个人调解工作室”已经成为当地牧民群众心目中公平正义、说理讲法的“金字招牌”。

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共产党员的身影。全县各级党组织坚持把党史学习教育抓在经常、融入日常,并与推动“十化”党建举措、生态文明建设、脱贫成果巩固、乡村振兴战略、社会治理、民族团结等重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组织开展“戴党徽、亮身份、树形象”“一名党员一面旗”“晒成绩、亮承诺、作表率”“党员志愿服务”等活动,激活广大党员干部“红细胞”。聚焦办实事,发挥好优势,以法治宣传服务,矛盾纠纷化解、为民排忧解难等多种形式,开展了“志愿暖人心”“送法进社区进寺院”“上门办证送温暖”“百万警进千万家”“便民办税春风行动”等系列活动,主动适应人民群众需求,将学习成果转化成为民服务的实践成果。

以红色动力驱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让农牧民乐享幸福生活

沐浴着党史学习教育的春风,玛沁县积极传承红色基因,汲取红色动力,扎实助推乡村振兴。春暖时节,拉加镇赛什托村气温依然在零下4℃,但村里的13个蔬菜大棚里却满目翠绿,西红柿、辣椒、黄瓜等蔬菜生长旺盛。村民旦珍一边在大棚里采摘蔬菜,一边高兴地说:“以前靠放牧为生,现在在技术人员的鼓励和指导下,我们学习种植技术,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前不久,刚销售了250公斤的油菜,再过20多天,新一批的油菜就又可以采摘上市了,到了年底这个棚至少可以为集体经济创收5万元。”

又到了春耕备耕的好时节。在赛什托村的田间地头,村里的党员带着村民们拿起锄头铁锹开始翻地,为土豆、萝卜等蔬菜的种植做好准备。村党支部书记南科说,“党建引领不是喊口号,你得实实在在干,才能得到群众信任。通过‘十化’党建工作举措,如今党支部最大的动力就是来自于全村党员群众的支持信任。今年我们将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切实增加农牧民群众收入。”

在大武乡格多村,村“两委”班子根据“十化”党建工作思路,努力探索生态保护和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路径,建立“党建+企业+合作社+牧户”的工作模式,推广“草-畜-肥-草”循环生产模式。全村188户603人以股份制形式100%入社,2019年格多村治理黑土滩、依靠种草获得了近60万元收入。村党支部书记多布旦说:“现在村里依托‘十化’党建成立了专项工作组,老百姓都参与进来了,我们更加有信心了。现在我们种草已经从黑土滩向黑土坡延伸,治理范围越来越大,成效越来越好,分红也肯定会越来越多,老百姓的日子也会越过越红火。”

“感念党恩成为玛沁百姓的行动自觉,国旗是最好的‘护身符’,共产党是最稳的‘靠山’已经成为玛沁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普遍共识。下一步,我们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拓展深化‘十化’党建品牌,把为群众办实事作为根本,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玛沁县委副书记洪军说。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