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 驻村一年,他成了村民的知心人

来源:西海都市报     发布时间:2022-11-08     作者:莫青

王武年(右一)和村民在一起。图片由本人提供

黄南新闻网讯  “多亏了王书记今年春播时给我们争取来的小麦良种,加上这块地去年种植了当归,土地肥力好,今年亩产高达500公斤,这个产量从来没有过。”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谢家滩乡韩家窑村百亩小麦种植基地里,王书记在地头和种植大户韩哈克算起了增收账。

王书记是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驻化隆县谢家滩乡韩家窑村驻村“第一书记”王武年,今年42岁。

去年7月刚到村里上任时,他可吃了不少闭门羹。一年过去了,王书记成了村民的知心人。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一年的驻村经历让我深知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性,也让我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了新的思路,我们要撸起袖子加油干,让乡村振兴的硕果惠及更多群众。”王武年说。

“我要把村民当亲人”

韩家窑村距离化隆县老城区巴燕镇4.3公里,全村有115户555人,耕地面积1700多亩,50%的人外出开拉面馆,15%的人在拉面馆就业,剩余的在家从事种植养殖业。

接到组织派驻任务的王武年一路风尘赶到韩家窑村。县城正是万家灯火之时,可村里的50多盏太阳能路灯只有4盏亮着,四周一片漆黑。

王武年算是“外来户”,摆在面前的第一大困难就是与群众的沟通问题。“我要把自己融入其中,把村民当成亲人,才能与他们打成一片。”一周后,王武年把西服皮鞋全部收起来,穿上运动装,将草帽、雨靴和雨衣塞进了行李箱。

一有空,他就去村民家里聊聊家常,同“两委”干部围坐在一起谋发展。

“有一天,在厦门开餐馆的韩福祥来找我,说想在村里干一点事,带动乡亲们一起致富。”王武年回忆,那天,他和韩福祥聊了很多,特别开心,知道群众开始认可信任他了。

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后,王武年回家的次数减少了,村民们成了他的朋友亲人。消除了距离感后,村民们渐渐对他敞开了心扉。

“做好韩家窑村的当家人”

村里产业为何发展不起来?监测户的致贫原因是什么?村民急需解决的问题有哪些?王武年将入户收集的问题分类整理出来,决定把急需解决的维修党员活动室作为突破口。

刚到村上,王武年就发现组织建设中的短板: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党员活动室的地面塌陷、外墙开裂,院内杂草丛生……

修缮组织阵地,把党员活动室重新打造起来!王武年把基层组织建设放在工作首位。

“我向谢家滩乡党委书记汇报情况并取得支持,逐一规范党员活动室、党建文化墙、阅览室、‘两委’办公室、群团之家设置。以争创全县最强党支部为目标,带领村‘两委’、全体党员,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发展。”驻村的日子里,王武年抓紧每天的时间,为村里多做一些事情。

如今,韩家窑村级党组织阵地面貌焕然一新。“以前,我们开会都是蹲在广场墙角露天开会。如今,村综合服务中心不仅是开会、聊天、交流思想的场所,还成了村民与村干部联系沟通的场所,凝聚了人心。”韩家窑村党支部原书记韩乙个说。

“虽然自己驻村帮扶的时间只有两年,但能够为村里建设一个团结干事的班子,一支能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的党员队伍,那就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期的攻坚力量,也是我这一任驻村干部的使命。”王武年把两年的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

“筑巢引凤才是底气”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乡村振兴得有产业、得有人才!对于一个位置偏远、基础薄弱的村子来说,筑巢引凤谈何容易!

“我和驻村工作队员黄磊多次入户走访了解村情民意,先后到周边县区观摩学习种植养殖产业的先进做法,结合村情和村民意愿,鼓励在外开拉面馆创业成功的村民回乡发展养殖产业。”王武年的驻村笔记上写满了发展产业的计划和想法。

“筑巢引凤”的想法得到了回乡创业者韩清明的支持。“王书记多次找到我说起发展产业带动村民致富的事,他一个外乡人都对我们的事情这么上心,我为什么不能为家乡做点事情。”韩清明说,他自筹资金150万元建设完成了两座养殖大棚和养殖场内的基础设施,并与村里签订了发展养殖产业的协议,形成了“党支部+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企业+农户”的联农带农富农机制。

王武年也与谢家滩乡党委政府积极沟通协调,争取乡村振兴政策和项目支持。按照联农带农富农机制,养殖场投产后,黄牛养殖能达到100头,年出栏约50头,能解决村内固定就业岗位3人,帮助20多名村民就近就业。同时,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创收6万元。

回乡创业者韩福祥也积极响应,他回到家乡,看到村里乡村振兴的发展前景很好,初步打算利用当地优质的山泉水资源发展矿泉水产业。韩乙个是村里的养殖能手,他一边忙着发展自家的家庭牧场,一边操心如何带动其他村民一起搞养殖的事……

越来越多的人回乡创业,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广。

“群众的事都是大事”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一年多的驻村工作,王武年深知群众的事就是大事,只有把群众的事放在心上,群众才能把你举过头顶。

前不久,王武年看到村里的孩子很喜欢打篮球,但村里除了篮球架之外,没有一个标准场地。正值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买不到篮球网兜,也没有多余的经费修一个塑胶篮球场,他干脆和搭档黄磊自掏腰包1500元,找人“画”了一个篮球场。现在,场地的边线、中线、三分投篮区、罚球区等区域标注清晰,孩子们在这里打篮球有规矩可循了。

他还想方设法带领村民维修文化广场、健身器材,在村级综合服务中心打造了集阅读、课后辅导、娱乐为一体的活动室,已有各类图书1000余册。如今,村民在农忙之余健身、打篮球、下象棋的多了,村内小学生在阅览室内写家庭作业和阅读课后读物的多了,村民在集体活动中更加团结了。

“脱贫攻坚战中,党和政府不让一名贫困群众掉队,给了大量的倾斜政策和资金支持。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党中央对乡村的关心关爱只增不减,所以,共同富裕是我们村庄发展的最终目标。新征程上再攀高峰,乡村振兴必将在新时代里达到新境界,在新格局中拓出新气象。”这些天,王书记激情满满,奔走在村里,让二十大精神在人民群众的心田上开花结果。

[责任编辑:海燕]